[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833.0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彤;王毅;吴昊;莫纯坚;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式 人工 角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角膜,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背景技术
背影技术
世界上超过1000万人的眼盲是由角膜病引起,为导致眼盲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其中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然而,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有其两大弊端,一是角膜供体的来源困难,二是手术成功率低。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希望。人工角膜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角膜的产品,人工角膜一般包括光学镜柱和周边支架两部分。光学镜柱是用光学特性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透明材料制成,用以替代病变后阻碍眼球光学通路的浑浊角膜;周边支架相当于连接光学镜柱和周边组织的桥梁,故而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近10余年角膜设计中,较为成功的是AlphaCor、Dohlman-Doan和Osteo-Odonto,他们分别使用海绵状结构的支架,PMMA,自体组织(牙齿)作为周边支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钙或色素沉积,角膜溶解、植入物排出、房水渗漏、眼内炎、人工角膜后增生膜、青光眼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周边支架、中央光学部分由材质相近的聚氨酯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克服角膜溶解、房水渗漏、人工角膜后增生膜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包括中央光学部分、及固定中央光学部分的周边支架,周边支架设有连接环,中央光学部分和周边支架通过连接环连接;周边支架包括一对对称分布于连接环上的半环状闭襻结构和至少一个定位块;所述周边支架、连接环选用聚氨酯材料,中央光学部分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硅凝胶。
进一步讲,连接环为圆环型,内壁设有螺纹、外壁与周边支架连接,一面顶端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形状为连接环的同心圆,定位槽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包括顶端部、固定部,顶端部直径大于固定部直径,顶端部与固定部的横截面为“T”型,顶端部下端边缘设有定位卡,定位卡上设有螺纹,固定部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定位卡与定位槽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聚氨酯(PU)材料广泛应用在人造血管中,聚氨酯(PU)材料具有更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微相分离结构使其具有比其它高分子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这种结构非常类似生物体血管内壁:宏观上是十分光滑的表面,但是从微观上看,却是一个双层脂质的液体基质层,中间嵌有各类糖蛋白和糖脂质。这种宏观光滑、微观多相分离的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性能,同时聚氨酯(PU)又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耐磨性、高弹性和高强度,由于中央光学部分与周边支架都是采用同一种或近似的聚氨酯(PU)材料,其物理与化学性质相似,解决了两部分的结合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结合部位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并进一步有可能使周边支架与光学镜柱成为“一体式”结构,从而有效克服角膜溶解、房水渗漏、人工角膜后增生膜等问题。
周边支架包括一对对称分布于连接环上的半环状闭襻结构和至少一个定位块,在眼球上固定多个半环状闭襻结构时,半环状闭襻结构受眼球体积的限制无法做的很大,固定连接环效果不好,只做一个半环状闭襻结构时,又无法固定连接环,使用二个半环状闭襻结构时虽然可以尽量做大,但其固定方位不好控制,设置一个定位块作为参考方便把周边支架准确的定位于眼球上。
连接环为圆环型,内壁设有螺纹、外壁与周边支架连接,一面顶端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形状为连接环的同心圆,定位槽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包括顶端部、固定部,顶端部直径大于固定部直径,顶端部与固定部的横截面为“T”型,顶端部下端边缘设有定位卡,定位卡上设有螺纹,固定部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定位卡与定位槽螺纹连接,顶端部与固定部的横截面为“T”型,手术时固定部被顶端部遮盖,定位卡能帮助手术人员准确定位中央光学部分与周边支架的连接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央光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周边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未经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花圆网自动刮浆机用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玻璃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