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428.3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俊秀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设备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提供料件的多点接触及定位,确保良好的印刷精度及稳定性的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于电感或曲面组件等料件外缘涂抹油墨或其它用来印刷的涂料时,是透过移印机加以印刷涂布,而上述的料件于印刷的过程中,需于移印机中进行移动或转动,因此如何提高料件在移印机中的定位精度及稳定性,实为一极需克服及解决的问题。
目前习用的作法于虽透过一治具加以定位,但是该治具仅提供两点式的固定及定位,因此当料件于移动或转动的过程中,常发生料件扭动的情况,当料件一产生扭动时,则会对治具加快磨损,甚而降低治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习用的治具为了将料件定位,因此其结构复杂,甚至需透过多个组件的相互组合,使得习用治具成本较高,造成制造上的成本负担。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结构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设计人鉴于上述习用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其透过延伸部的设置,使其得以分别定位于料件的两侧,达到多点接触,提高料件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体为对称板体,因此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透过于延伸部上再延伸设有一定位部的设置,使其得以将料件进行纵向定位,更提高料件的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移印设备的定位治具结构,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孔,且本体中间形成一容置槽,容置槽两相对面则分别朝容置槽方向延伸有一延伸部,延伸部将相对面区隔为第一相对面及第二相对面,该延伸部后端则再延伸凸出设有一定位部。
所述的本体由两对称的板体相对应所组成。
所述的延伸部设置于该相对面靠近本体顶面的位置。
所述的容置槽靠近本体底面的方向则形成有一较容置槽更宽的置放槽。
所述的容置槽及置放槽间呈阶梯状结构。
所述的本体大致上为矩形体,为金属材质所制成,且该本体为单一物料加工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料件插设时,延伸部则伸入料件中,而第一相对面及第二相对面则分别与料件的两侧接触,达到与料件多点接触的目的,有效提高料件的定位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由两相对应的板体结构所组成,因此仅需透过单一加工件即可完成,且无须与其它组件相互组装,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又一目的,本实用新型于延伸部的一端再延伸设有一定位部的设置,该延伸部及定位部间呈阶梯状结构设置,使其得以将料件进行纵向定位,更提高料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治具与习用治具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治具可与料件间多点接触(例如横向及纵向的定位),同时本体由单一加工件即可完成,可克服习用治具定位接触点过少、且本体结构复杂的情况,甚为不便,同时更增加制造成本上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本体 11 固定孔
12 容置槽 121 相对面
122 第二相对面 13 延伸部
14 顶面 15 底面
16 置放槽 17 定位部
2 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俊秀,未经苏俊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通径常规压裂井口及地面流程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科用引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