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硅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532.1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计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灵煜塑胶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硅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硅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管道技术中,管道基本要求为绝缘性,密封性和防水性,因此基本采用普通的塑料管道,然而在使用中,由于电缆线在拖拉过程中经常与管道内壁接触,容易造成电缆线受损或者管道内壁出现毛丝,影响电缆线或者管道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既满足上述需求又具有低摩擦系数的管道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聚乙烯硅芯管,通过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外层内壁复合固体润滑剂硅胶质构成的内层,使硅芯管内壁具有自动润滑作用,解决了电缆线与管道摩擦受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乙烯硅芯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外层和固体润滑剂硅胶质构成的内层,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通过三台塑料挤压机同步挤压复合,所述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层的厚度,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复合处有间隔线。
进一步地,所述硅芯管的外层表面设有标识色条。
优选地,所述硅芯管的外层厚度与内层厚度总和的范围为2.5mm-5.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硅芯管的外层,选用固体润滑剂硅胶质作为内层,并通过三台塑料挤压机同步挤压复合,且让外层的厚度大于内层的厚度,能使内层紧贴外层不产生脱落,同时硅胶质能产生自动润滑作用,使电缆线与硅芯管内壁接触时摩擦力较小,大大降低对电缆线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聚乙烯硅芯管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间隔线,2.内层,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聚乙烯硅芯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外层3和固体润滑剂硅胶质构成的内层2,所述外层3与所述内层2通过三台塑料挤压机同步挤压复合,所述外层3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层2的厚度,所述硅芯管的外层3厚度与内层2厚度总和的范围为2.5mm-5.0mm,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复合处有间隔线1,所述硅芯管的外层3表面设有标识色条。
通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硅芯管的外层,选用固体润滑剂硅胶质作为内层,并通过三台塑料挤压机同步挤压复合,且让外层的厚度大于内层的厚度,能使内层紧贴外层不产生脱落,同时硅胶质能产生自动润滑作用,使电缆线与硅芯管内壁接触时摩擦力较小,大大降低对电缆线产生磨损。进一步地,在硅芯管的外层表面设置标识色条,便于分清硅芯管在安装过程中的不同类别,提升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硅芯管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灵煜塑胶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灵煜塑胶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充电电路结构
- 下一篇:透明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