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电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2143.0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极柱。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上使用的车载动力电池箱包括内箱和外箱,内箱安装有电池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外箱设置在车体上,用于固定内箱。内箱和外箱之间需要采用电连接结构来连接,以将内箱的电力输送给电动车。
目前,电连接结构主要有插接式和平面连接式。
专利200910086523.1(一种平面连接器结构)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外箱上的电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安装座、压簧、导向杆和柔性导电带,导向杆可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在导向杆的一端安装有高压极柱;压簧套装在导向杆上,并位于安装座与高压极柱之间;柔性导电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高压极柱的一端,所述柔性导电带的另一端与外接电缆相电连接。
上述的高压极柱和安装在内箱上的高压极柱是通过端面平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导电连接。为了确保良好的导电性,需要尽可能将端面加工平整,一方面这增加加工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加工的精度有限,实际有效的接触面积较少,且分布在端面上的局部几个点位,这样就容易导致发热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加工难度且能够使得导电性大大增加的新型导电极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导电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在极柱本体的端部表面形成有面积小于该端部表面面积的安装槽,在该安装槽内设置有从端部表面凸出的斜圈弹簧。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形成为与所述极柱本体的端部表面同心的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通在极柱本体的端部表面设置从端部表面凸出的斜圈弹簧,这样,当这样的极柱与没有设置有斜圈弹簧的外接极柱相接触时,虽然与以往相比极柱端部的接触面积减少,但有效接触面积并没有因此减少很多,而且由于斜圈弹簧能够很好地弹性压靠在外接极柱的端面表面,且斜圈弹簧有多圈,通常可以设置10~60圈,使得本实用新型极柱与外接极柱之间能够形成非常好的导电接触,从而能够大大增加极柱之间的导电性,使得发热现象得到有效的消除,还能够避免极柱拉弧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包括:极柱本体1,在极柱本体1的端部2表面形成有面积小于该端部表面面积的安装槽3,安装槽3形成为与极柱本体1的端部2表面同心的圆环形,在该安装槽3内设置有从端部表面凸出的斜圈弹簧4。
本实用新型通在极柱本体1的端部表面2设置从端部2表面凸出的斜圈弹簧4,这样,当这样的极柱与没有设置有斜圈弹簧4的外接极柱5相接触时,虽然与以往相比极柱端部的接触面积减少,但有效接触面积并没有因此减少很多。
而且,由于斜圈弹簧4能够很好地弹性压靠在外接极柱5的端面表面,且斜圈弹簧4有多圈,通常可以设置10~60圈,使得本实用新型极柱与外接极柱5之间能够形成非常好的导电接触,从而能够大大增加极柱之间的导电性,使得发热现象得到有效的消除,还能够避免极柱拉弧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2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用钢材的研磨性的评价方法及模具的研磨性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密封型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