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叠片镶嵌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904.6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义;管凯凯;李剑峰;魏宝坤;李刚;刘鹏;贾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B29C4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镶嵌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叠片镶嵌式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中,采用热压排汽型模具进行生产制造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淀粉基、纤维基等生物质材料产品的兴起,对热压排汽型模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也暴露了传统型模具在制造新产品时的不足,例如排汽与热压的冲突、余料的喷料、排汽不良、模具清洗困难、加工成本高等。新模具在对模压排汽产品生产过程及工艺机理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及部分细节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极大降低了其成型难度与加工成本,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对目前的模具生产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国家日益倡导绿色制造的背景下,新型模具的开发对节约能源,节省材料,节省劳动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叠片镶嵌式模具,该模具极大降低了其成型难度与加工成本,提高了其使用性能,也对其它模具节约能源,节省材料,节省劳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叠片镶嵌式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与凹模采用组合叠片镶嵌式装置,组合叠片镶嵌式装置包括若干叠片,若干叠片通过叠加形成若干汽线,凹模与凸模的组合叠片镶嵌式装置配合形成结构型腔,凹模与凸模的汽线互相对应,凸模与凹模间的分型面上设有余料槽;
所述若干叠片通过镶嵌配合设置在模具座中;
所述模具座的四个角面上分别设置有圆锥柱定位系统。
所述模具座的材质为冷作模具钢。
所述凹模一边为方形。
所述组合叠片镶嵌式装置的结构与所需加工的产品的结构相对应。
所述汽线宽度为0.05~1mm。
所述组合叠片镶嵌式装置包括若干自由拆卸的叠片。
所述叠片分块加工,在加工时对误差提前补偿。
所述余料槽为U型槽,余料槽的尺寸与所需加工的产品相配合,余料槽与组合叠片镶嵌 式装置的汽线相交并且靠近型腔。
叠片分块加工,加工方法灵活多样,降低了加工要求与难度,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对误差提前补偿;叠片可自由拆卸,降低了清洗难度;对破损部分可单独更换对应叠片,延长了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叠片整体镶嵌在成本较低硬度较高的冷作模具钢中,降低了模具的应力变形,提高了成型质量,镶嵌形式的模具将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与抗压强度。
汽线是通过对叠片间的结合面进行铣削或者抛磨处理加工出来的,可以加工符合各种要求汽线,汽线的宽度从以往线切割的切割线的宽度限制中解放出来,使模具应用范围更广,成本更加低廉。
余料收集槽由每块叠片分型面上开的U型槽组合而成,尺寸由生产材料特点而定,能够收集余料并且便于清洗,余料收集槽分型面上的槽结构与汽线相交并且靠近型腔,可以有效减轻湿料对排汽线的侵入,预防汽线堵塞,减少了模具清洁次数。
圆锥定位结构集合了导柱定位与楔形定位的优点,既有导柱的导向作用,提高了定位精度,又有楔形定位的作用来承受湿料熔体对型腔型芯的不平衡侧向压力,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目前的模具加工中,导柱与楔形定位单独使用的话常常功能不够完善,共同使用的话成本又会提高,在模具定位方式上采用圆锥定位柱是单独使用或共同使用两种方案间的一个折中方案,良好的解决了性能可靠度与加工成本这一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组合叠片镶嵌式模具将加工好的叠片组合后镶嵌在冷作模具钢中组成模具,均匀分布的排汽线设计更易加工,排汽线宽度也更容易控制,全布的排汽线排汽性能更加优良,加工成本与维护成本也极大降低;
2、相对于现在主流使用的封闭式线切割制汽线的模具,新模具具有更优良的加工性:模具的叠片式设计可以对模具分块精加工,降低了加工要求与难度,使对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提前补偿成为可能;汽线的加工宽度不再受限于切割线的选择,可在0.05mm至以上自由选择,汽线的制造成本节省一半以上;可拆卸式清洗也是新模具的一大亮点,便于模具的维护与维修;
3、相对于非镶嵌式的组合叠片模具,新模具具有更高的热变形要求与应力变形要求,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高。
4、与传统模具基础相比,新模具四周设计了余料收集槽状结构,避免余料喷出,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同时也有效减轻了湿料对排汽线的侵入,减少了模具清洁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