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侧围加强板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440.7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航伟;王义斌;杨俊成;李伟;魏勇波;龙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强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侧围加强板部件。
背景技术
汽车左、右侧围前加强板零件为开口型带法兰产品,零件正面和侧壁有部分孔。
由于产品特征因素,原汽车左右侧围前加强板顶部修边线为斜线,且底部尖角为锐角,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拉延开裂,且产品模具调试完成后,在生产修边工序时,容易出现毛刺现象,修边刀口维护频繁,影响生产效率。
侧围前加强板为开口法兰产品,且材质为中高强板H340LAD+Z,此种零件极易发生回弹,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很难控制回弹量,产品调试周期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侧围加强版部件,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发生回弹和开裂,并减少毛刺现象,和修边刀口维护频繁,提高生产效率的汽车侧围加强板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方案构成:汽车侧围加强板部件,包括有侧围加强板壳体,壳体内表面为凹面,壳体左侧为竖直边,右侧为弧形边,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圆弧过渡型修边线,壳体下边缘的尖角为具有弧度的圆角,所述的壳体的侧面还设置有正反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修边线包含一段斜线和一段水平线,两者之间采用一段弧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不影响装配型面的前提下,更改局部修边线形状,更改局部过渡R角,且在产品侧壁增加正反筋,以此达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更改产品局部修边线,使产品修边工序修边顺畅,且刀口维护方便,模具刀口耐用,维护频率降低;
2)、通过更改产品局部R角,使产品在拉延时成形性加强,解决产品拉延件容易开裂问题,增大R角后,通过CAE分析,此处拉延无开裂,变薄率在合理范围内;
3)、通过增加正反筋,控制产品回弹;侧围前加强板为开口法兰产品,且材质为中高强板H340LAD+Z,此种零件极易发生回弹,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很难控制回弹量,产品调试周期长,本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在产品两侧侧壁增加反回弹筋,有效的抑制了产品回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竖直边,3-弧形边,4-修边线,5-圆角,6-正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描述仅为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侧围加强板部件,包括有侧围加强板壳体1,壳体1内表面为凹面,壳体1左侧为竖直边2,右侧为弧形边3,壳体1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其中所述的壳体1的上边缘设置有圆弧过渡型修边线4,壳体1下边缘的尖角为具有弧度的圆角5,所述的壳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正反筋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修边线4包含一段斜线和一段水平线,两者之间采用一段弧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不影响装配型面的前提下,更改局部修边线4形状,更改局部尖角为圆角5,增加半径R,且在产品侧壁增加正反筋6,以此达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子板上支架总成
- 下一篇:可调式转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