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480.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24 | 分类号: | E05B8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谷惠敏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防误锁 功能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误操作时将驾驶员锁在车外的电控一体化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各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多样化发展,车侧门系统的造型和内部的布置千差万别,顾客对于车用门锁的功能多样化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性,耐用性,模块化,低噪音,操作性等方面,要求方便可靠。汽车门锁的通常提供如下一种基本功能,当窗台按钮按下或者使用电动上锁时,将使门锁进入保险模式,将外开拉手锁住。在这种情况下,拉外开拉手无法打开车门。有一种特殊情况:驾驶员停好车打开车门走出车外,若此时无意识的将窗台按钮按下,或者因为某种原因BCM电控上锁,一旦车门关上,外开拉手将无法打开车门。此时,要么使用遥控钥匙上的解保险按钮电动解锁,要么使用机械钥匙插入门把手锁芯孔转动,进行机械解锁。而如果驾驶员正巧将钥匙忘在车内,则上述操作都无法实现,会发生驾驶员将自己锁在车外的尴尬情况。我公司根据客户期望,结合自身的产品开发经验,设计开发出一款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功能门锁。此功能即防误锁,即在车门打开的情况下,确保锁体无法进入上保险状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门锁内部的机械装置,实现在车门打开的状态下不能上保险,于是当车门意外关闭后,驾驶员可以拉外把手打开车门,避免因为钥匙留在车中而无法进入车辆的情况,即防误锁功能。该结构增强了该门锁功能,更具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包括锁舌、止动棘爪、开启连杆、外开启连杆、中控过渡杆、防误锁连杆、中控蜗轮、门灯凸轮弹簧、门灯凸轮以及电控马达;
所述外开启连杆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带动所述开启连杆拨动止动棘爪释放或锁死锁舌;所述电控马达带动所述中控蜗轮旋转,所述中控蜗轮旋转推动所述中控过渡杆在保险工位或是解除保险工位之间移动切换;
所述防误锁连杆连接在所述门灯凸轮上;
当所述锁舌被释放时,所述锁舌带动所述门灯凸轮克服所述门灯凸轮弹簧的阻力扭矩旋转,推动所述防误锁连杆到达阻挡所述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
当所述锁舌被锁死时,所述门灯凸轮受到所述门灯凸轮弹簧恢复力作用,离开阻挡所述中控蜗轮旋转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内开拉线、第一内开连杆、第二内开连杆和双拉过渡杆;
所述内开拉线拉动所述第一内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内开连杆和双拉过渡杆推动所述开启连杆。
优选地,还包括一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门锁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儿童保险旋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备份锁旋钮。
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在现有门锁产品基础上,经过分析改进,在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出一款在车门打开的情况下,确保锁体无法进入上保险状态的门锁,从而能够防止误操作时将驾驶员锁在车外。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的底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的外开启传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门锁上保险与解保险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解锁状态的门灯凸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上锁状态的门灯凸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防误锁功能关闭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防误锁功能的中控门锁中防误锁功能激活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外开连杆;
2为内开拉线;
3为儿童保险旋钮;
4为备份锁旋钮;
5为锁舌;
6为止动棘爪;
7为开启连杆;
8为外开启连杆;
9为门锁安装孔;
10为中控过渡杆;
14为壳体;
24为第一内开连杆;
25为第二内开连杆;
26为防误锁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抗组胺和促进睡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