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022.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李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拓高科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6 | 分类号: | C22B1/2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冷却 余热 回收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焙烧料的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弱磁性难选铁矿石,其最有效的富集选矿方式是先通过还原性焙烧(对于高化合价铁矿石)或中性环境焙烧(对于亚铁铁矿石),使其转化为强磁性的磁铁矿,再通过弱磁选获得铁精矿。经过焙烧后产出的物料温度常为600°C以上,必须进行卸料前冷却,并且要求在非氧化条件下的冷却,否则高温物料被氧化,严重影响后续的磁选效果。
现有技术中,如CNl0050700llC公开的《一种还原赤铁矿、褐铁矿或菱铁矿的焙烧装置》及专利CN201149432Y公开的《多级循环余热流态化换原焙烧氧化铁矿石反应装置》,用水淬冷却还原焙烧后的物料,实现与空气隔绝。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水淬时,冷却水所携带的热难以回收利用,且扬尘严重,导致水资源浪费,还造成环境热污染。由于焙烧料所携带的大量热没有得到利用,未有效地实现冷却后的热能进入生产系统循环利用,造成了热能的巨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及系统,在高温焙烧矿料防氧化保护冷却时,解决矿料所携带的余热的回收及尾气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旋风冷却装置及旋风预热装置;
旋风冷却装置上设有冷却进料口、冷却进气口、冷却出料口及冷却出气□;
旋风预热装置上设有预热进气、料口、预热出料口及预热出气口;
旋风冷却装置上的冷却出气口经余热输出管道与旋风预热装置上的预热进气、料口相连;
余热输出管道上设置有将冷却出气口排出的带有余热的气体带入预热进气料口的第一风机。
进一步地,余热输出管道上设有第一分流调节阀,第一分流调节阀具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预热进气、料口相连,另一个出口向外输出带有余热的气体。
进一步地,旋风冷却装置为M级旋风冷却筒,其中,1≤M≤6;每级旋风冷却筒包括进气、料口、出气口和出料口;
M级旋风冷却筒包括首级旋风冷却筒、末级旋风冷却筒及依次设置在首级旋风冷却筒、末级旋风冷却筒之间的多个中间级旋风冷却筒;
每级旋风冷却筒还包括连接该级旋风冷却筒的进气、料口与下一级旋风冷却筒的出气口的管道,该级旋风冷却筒的出料口与该下一级旋风冷却筒进气、料口的管道相连;
首级旋风冷却筒的进气、料口与中间级(此处为二级)旋风冷却筒的出气口及冷却进料口相连;
末级旋风冷却筒的进气、料口与中间级(此处为倒数第二级)旋风冷却筒的出料口及冷却进气口相连。
进一步地,旋风预热装置为N级旋风预热筒,其中,l≤N≤6;每级旋风预热筒包括进气、料口、出气口和出料口;
N级旋风预热筒包括首级旋风预热筒、末级旋风预热筒及依次设置在首级旋风预热筒、末级旋风预热筒之间的多个中间级旋风预热筒;
每级旋风预热筒还包括连接该级旋风预热筒的进气、料口与下一级旋风预热筒的出气口的管道,该级旋风预热筒的出料口与该下一级旋风预热筒的管道相连;
首级旋风预热筒的进气、料口与中间级(此处为二级)旋风预热筒的出气口相连;
末级旋风预热筒的进气、料口与余热输出管道相连。
进一步地,首级旋风预热筒的出气口经尾气传输管道与冷却进气口相连,且尾气传输管道上设有第二风机。
进一步地,第二风机的出口还连接有第二分流调节阀,
第二分流调节阀具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冷却进气口相连;另一个出口连接至焙烧系统(如热风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风炉、磁化焙烧反应炉及分离筒;还包括上述的焙烧料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分离筒的出料口排出的高温焙烧料经冷却进料口进入旋风冷却装置,焙烧反应尾气经冷却进气口进入旋风冷却装置,高温焙烧料及焙烧反应尾气在旋风冷却装置内进行气固热交换后分别经冷却出料口排出冷却后的焙烧料,经冷却出气口排出带有余热的尾气,带有余热的尾气部分经余热输出管道连接至旋风预热装置的预热进气、料口,部分输出作他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拓高科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拓高科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镀膜机用的多规格工件转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坯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