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164.6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锋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7/10;F04D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4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压缩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压缩机的对进气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体压缩机是气源装置的主体,一种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气体的气压发生装置,另一种是压缩工业气体,气体压缩机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通用气体压缩机大都为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和螺杆式气体压缩机,其压缩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以提高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包括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所述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主要是由涡轮室、涡轮和涡轮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涡轮室内安装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涡轮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涡轮驱动装置为独立动力装置,涡轮室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的管道相连,涡轮室的排气口连接在气体压缩机的进气阀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所述涡轮可以与气体压缩机的动力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所述涡轮室的排气口安装有扩压器,所述扩压器的排气口连接在气体压缩机的进气阀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大大提高气体压缩机进气量,从而提高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缩比,增大了排气压力,在高海拔地区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滑片式压缩机、罗茨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等领域,以对空气或其它工业气体压缩机进行进气增压,提高气体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可更广泛应用于气体压缩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涡轮室;2、涡轮;3、空气滤清器;4、扩压器;5、气体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包括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所述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主要是由涡轮室1、涡轮2和涡轮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涡轮室1内安装有涡轮2,所述涡轮2与涡轮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涡轮驱动装置为独立动力装置,涡轮室1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3的管道相连,涡轮室1的排气口则接在气体压缩机5的进气阀上,所述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气体压缩机5进气量,从而提高气体压缩机5的压缩效率,让气体压缩机5压缩效率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所述涡轮2可以与气体压缩机5的动力相连接。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包括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所述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主要是由涡轮室1、涡轮2、扩压器4和涡轮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涡轮室1内安装有涡轮2,所述涡轮2与涡轮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涡轮驱动装置为独立动力装置,涡轮室1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3的管道相连,所述涡轮室1的排气口上安装有扩压器4,扩压器4的作用是将气体绝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所述扩压器4的排气口连接在气体压缩机5的进气阀上,所述离心式涡轮增压进气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气体压缩机5进气量,从而提高气体压缩机5的压缩效率,让气体压缩机5压缩效率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气体压缩机的进气结构,所述涡轮2可以与气体压缩机5的动力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的以及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锋,未经鞠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集中管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全自动化铅酸蓄电池维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