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减震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879.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仕品;韦涛峰;高亮亮;欧阳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尤其是一种电机减震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减震圈,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注塑好的减震圈1’和压铸好的端盖2’,所述减震圈1’与端盖2’外多边形凸台镶嵌配合,为了紧固减震圈1’,现有技术还需要一个端板部件3’,该端板部件3’与端盖2’端面紧配合,用于达到紧固减震圈1’的目的。由于增加了端板部件3’,模具成本、材料等制造成本随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减震圈,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减震圈,包括减震圈端盖和套设于该减震圈端盖上的减震圈内圈,在所述减震圈端盖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通孔,在所述减震圈内圈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数量与所述通孔相等的固定柱,各所述固定柱与相应的通孔紧配合。
所述减震圈内圈的外壁设有减震圈外圈。
所述减震圈端盖由拉伸模具拉伸成型,所述减震圈内圈由注塑模具压注成型于成型后的减震圈端盖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减震圈端盖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通孔,在所述减震圈内圈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数量与所述通孔相等的固定柱,各所述固定柱与相应的通孔紧配合,这种结构,减震圈内圈固定柱3与端盖紧固配合,在保证增强减震圈与端盖的结合强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减震圈外圈的设置,能够与电机负载固定器紧固配合。
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减震圈端盖由拉伸模具拉伸成型,所述减震圈内圈由注塑模具压注成型于成型后的减震圈端盖外壁,这种结构,生产简易、效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且能够使减震圈内圈与端盖的结合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现有的电机减震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减震圈,包括减震圈端盖1和套设于该减震圈端盖1上的减震圈内圈2,在所述减震圈端盖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布的通孔101,在所述减震圈内圈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数量与所述通孔101相等的固定柱201,各所述固定柱201与相应的通孔101紧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圈内圈2的外壁设有减震圈外圈3,该减震圈外圈3的材料为尼龙,减震圈内圈2材料为氯丁橡胶,以使减震圈内圈2注塑后减震圈外圈3无变形;所述减震圈端盖1由拉伸模具拉伸成型,所述减震圈内圈2由注塑模具压注成型于成型后的减震圈端盖1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