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122.8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忠;李子明;陈峰;贾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19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主动 式头枕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大多数的座椅大多没有头枕主动式保护机构,设计者往往只考虑到头枕的舒适性,而忽视在车祸追尾过程中,由于头颈的惯性作用造成头部落后,头颈发生水平位移,导致颈部伤害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当发生车祸追尾时头枕可以主动保护乘员头颈,避免颈部伤害产生,实用的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包括背铁台1、座铁台2,所述背铁台1连接于座铁台2上,且背铁台1相对于座铁台2可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铁台1上连接有主动式头枕机构3;所述主动式头枕机构3包括机构主板4、触发杆5、扭簧7、管架8,所述机构主板4连接于管架8的下端;所述触发杆5连接于机构主板4上,且位于管架8的前方;所述管架8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连接有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所述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分别相对于管架8可转动;所述左固定板6与右固定板11为对称结构;所述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分别连接于背铁台1的背管架左右两边上;所述右固定板11上设有开口槽9,所述右固定板11上方延伸形成有挡点10;所述挡点10位于管架8的前方;所述扭簧7一端连接于机构主板4上,一端连接于开口槽9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当发生车祸追尾时,主动式头枕机构将会带动座椅头枕自动向前移动并支撑人体头颈,从而减小头颈向后的相对水平位移,避免颈部伤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有主动式头枕的汽车座椅,包括背铁台1、座铁台2,背铁台1连接于座铁台2上,且背铁台1相对于座铁台2可转动;背铁台1上连接有主动式头枕机构3;主动式头枕机构3包括机构主板4、触发杆5、扭簧7、管架8,机构主板4连接于管架8的下端;触发杆5连接于机构主板4上,且位于管架10的前方;管架8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连接有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分别相对于管架8可转动;左固定板6与右固定板11为对称结构;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分别连接于背铁台1的背管架左右两边上;右固定板11上设有开口槽9,右固定板11上方延伸形成有挡点10;挡点10位于管架8的前方;扭簧7一端连接于机构主板4上,一端连接于开口槽9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分别连接于背铁台1的背管架左右两边上,管架8位于背管架的下方;头枕的插杆末端位于管架8的前方;当触发杆5受到来自椅背向后的作用力,带动机构主板4向后旋转;因机构主板4连接于管架8下端,机构主板4向后旋转带动管架8下端向后旋转;因管架8相对于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可转动,故管架8上端同时向前旋转;当管架8上端旋转至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11上的挡点10的时候停止向前旋转运动;因管架8上端向前旋转运动带动座椅头枕向前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头枕自动向前移动的功能;当触发杆5受到的作用力消失后,由于扭簧7的作用力,机构主板4向前旋转复位,从而带动管架8上端向后旋转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用多通路混凝土台车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