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937.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张秀娟;冯建庆;刘勇;张晓宾;张永刚;王彬;韩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双刀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大型、特大型套圈的刀具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在用于加工大型、特大型套圈主要用焊接刀具或机夹单个刀片的刀具进行加工。大型、特大型套圈的锻件余量非常大(单边余量超过6mm以上),加工内表面或外表面时需要重复车削3~4次才能达到工艺尺寸,加工效率极为低下。对于没有冷却水帮助散热的机床,每次切削时切深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采用大切深切削,普通刀片非常不耐用,采用特殊材质的刀片进行加工,会大幅提高使用成本,现在只能采取小切深多次切削的方式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主要用于加工大型、特大型套圈,可以实现大切深切削和粗车、精车一次完成。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所述的双刀片刀具具有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两个刀片,即刀片Ⅰ和刀片Ⅱ;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的主偏角均为45°,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平行布置在刀具的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相对于进刀方向前后布置并相对于工件的车削面上下设置,从而构成刀片Ⅰ在前,刀片Ⅱ在后,刀片Ⅰ在上,刀片Ⅱ在下,对工件进行梯次车削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
所述的刀片Ⅰ、刀片Ⅱ的材质相同。
所述的刀片Ⅰ、刀片Ⅱ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
所述的刀片Ⅰ、刀片Ⅱ可具有不同的刀尖圆弧。
所述刀片Ⅱ的刀尖圆弧大于刀片Ⅰ的刀尖圆弧。
本实用新型不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使加工效率大幅提高,而且调整方便,不同的刀片组合实现不同的切削效果,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机床加工轴承套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套圈,2、支撑定位柱,3、夹持爪,4、刀片Ⅰ,5、刀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所述的双刀片刀具具有外形、尺寸完全相同的两个刀片,即刀片Ⅰ4和刀片Ⅱ5;所述刀片Ⅰ4和刀片Ⅱ5的主偏角均为45°,且所述刀片Ⅰ4和刀片Ⅱ5相对于进刀方向一前一后、相对于工件的车削面一上一下平行布置在刀具的同一个平面上,从而构成刀片Ⅰ4在前,刀片Ⅱ5在后,刀片Ⅰ4在上,刀片Ⅱ5在下,对工件进行梯次车削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刀片刀具。刀片Ⅱ5与所述刀片Ⅰ4之间的上下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若需要进行大余量大切深的切削,可适当增大上下距离,从而达到一次的刀具进给过程中完成两次切削,且大的切削量分别由两个刀片来分担,每个刀片所承受的切削强度是普通硬质合金刀片就能胜任的,无需增加成本,使用价格昂贵的刀片。若需要进行粗车、精车一次车削完成,可适当减小上下距离,刀片Ⅱ5可以进行小余量车削,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所述的刀片Ⅰ4和刀片Ⅱ5可具有相同的材质,在粗车加工时,若后面的刀片Ⅱ5磨损后可以安装在前面刀片Ⅰ4的位置上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既不影响切削效果,又能降低使用成本,一举两得。
所述的刀片Ⅰ4和刀片Ⅱ5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材质,前面的刀片Ⅰ4可选择比后面的刀片Ⅱ5强度高、耐冲击、刃形不锋利的刀片来去除锻件硬度较高的氧化层和大部分余量;后面的刀片Ⅱ5可选择比前面的刀片Ⅰ4硬度高、刃形锋利的刀片去除小部分余量,这样整体的切削效果既能实现大切深切削,也能充分利用刀片的性能,有利于刀具成本的控制。
所述的刀片Ⅰ4和刀片Ⅱ5可具有不同的刀尖圆弧,为实现粗车、精车一次车削完成,刀片Ⅰ4要去除大部分余量,可选择比刀片Ⅱ5刀尖圆弧小的刀片,这样可以减小切削阻力;刀片Ⅱ5要去除小部分余量,可选择比刀片Ⅰ4刀尖圆弧大的刀片,这样可以提高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