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低速发动机总装试车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301.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惕新;汪华平;陈晓渝;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低速 发动机 总装 试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总装试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功率低速发动机的试车系统。
背景技术
总装后的试车是大功率低速发动机出厂前必要的检测和检验工作。通过试车,对发动机功率、扭矩、转速等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检测,检验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状况。
通常,总装是在试车台架上进行,总装完毕,即在此进行试车。确保试车正常进行的辅机系统,主要由供油供水装置、油水温度调控装置、过滤装置、测量装置和相应管网构成。辅机系统的任务,是提供(模拟)发动机全负荷范围运行的环境条件,即提供发动机运行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同时为运行中的发动机提供试验程序规定的负荷。管网,是油水供给的传输通道。在发动机试车的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其油水(主要是油)的输送路径有所不同,即各阶段之初,均首先须进行管网的路径选择。例如,总装完成后,需对包括发动机本体油路在内的整个油路进行连续“投油”,以清洁油路。此时,辅机管网中的精滤装置通道须由旁路管道取代,否则,较粗的渣屑可能损坏精滤装置;“投油”完成后,试车之前,必须关闭旁路,使精滤装置接通,否则,油料的洁净度不够,又会对发动机的运行构成威胁。除了试车各阶段之初须进行管网路径选择外,油料的补充、转移,废料的排放也需作局部的路径选择。此外,出于总装、试车工艺合理性考虑,往往是2至3个总装机位共用一套辅机系统,这也使得油水管路的出口不是唯一的,每次试车都须进行正确的机位选择,否则油水可能被错误送往空置的或正在总装的机位,不但无法正常试车,其它机位的总装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我们把机位选择和路径选择统称为管网组构。管网结构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发动机试车是否安全和正常,所以,必须确保每一次管网组构100%正确。
目前,大功率低速发动机试车辅机系统,其管网组构由人工完成。这种方法的明显弊端是,应该加以开闭操作的阀门,散布于2000平米左右的辅机房,由人工去一一操作,确保100%正确,这对试车负责人和操作者无疑是一项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都很重大的工作。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依赖人工而自动完成管网组构的方法。自动组构方法可以省去开闭阀门的人力,而且可以完全排除人为出错,确保组构的正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功率低速发动机总装试车铺机系统,根据试机情况,它可以自动完成管网机构的组构工作,省去了人工开闭阀门,避免了人为出错,确保管网机构组构正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供油供水装置、油水温度调控装置、过滤装置、测量装置和管网机构,所述管网机构包括有电磁阀控制装置、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二级管网的输出口与一级管网的输入口连通;一级管网包括有二根以上的一级管道,每根一级管道上均安装有一级电磁阀,所有一级管道的输入口均并联在一起,作为一级管网的输入口;二级管网包括有两根以上的二级主管道和与二级主管道一一对应的二级副管道,在每根二级主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二级主电磁阀和一个过滤装置,所有二级主管道的输出口并联在一起作为二级管网的输出口,每根二级副管道均并联在一组二级主电磁阀和一个过滤装置的两端,每根二级副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二级副电磁阀,电磁阀控制装置控制一级电磁阀、二级主电磁阀和二级副电磁阀的通断。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有PLC、按键电路和控制电路,按键电路的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连接,PLC通过控制电路控制一级电磁阀、二级主电磁阀和二级副电磁阀的通断。
进一步,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有用于控制一级电磁阀通断的机号输入按键电路、用于控制所有二级副电磁阀同时通断的投油按键电路和用于控制所有二级主电磁阀同时通断的试机按键电路。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用于控制单个一级电磁阀通断的一级电磁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有二级副电磁阀同时通断的二级副电磁阀控制电路和用于控制所有二级主电磁阀同时通断二级主电磁阀控制电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着眼于管网机构进行组构的有关阀门,由手动阀门改为了电控操控的电磁阀门,并通过按键电路与相应软件的设置完成管网机构的组构控制,实现自动组构。当本实用新型启动之前,操作人员由逐一寻找、确认、操作阀门改为了按下相应的操作按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避免了人为错误,确保管网机构组构正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