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820.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陈传彬;彭自权;唐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E06B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冷却 室侧墙进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行驶过程中车内发热量大,必须及时散热,主要散热方式是通过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来完成。而要达到有效地散热目的,需要较大的进风量;由于机车行驶速度快,空气中会有被气流卷起的杂物,为避免车内设备被杂物击坏,须能阻止大部分的沙石、树叶、飞絮等杂物进入车内。
目前传统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采用了大百叶窗结构,如图1所示,该百叶窗为活动叶片结构,通过焊接及螺栓安装在侧墙上,其设置有气动控制机构1和手动机械控制机构3,控制方式由连杆2将所有叶片4连在一起,连杆2通过气缸控制,连杆2的上下移动带动叶片4转动,当叶片4转动一定角度时就可以进风了。该方案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机车冷却室进风要求,但存在叶片间隙大,无法有效防止较小沙石、树叶和飞絮等杂物的进入;又由于传统的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控制系统采用气动控制机构(含自动和手动控制)和手动机械控制机构,导致其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且运行时易出故障,不仅增加了机车的重量,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维护和使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自身重量较轻,运行稳定,成本低廉;进风量更大、防止小沙石及飞絮等杂物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弱杂物对设备打击力度的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由窗框5和若干过滤叶片6组成,窗框5固定于机车冷却室侧墙上,过滤叶片6端部固定连接于窗框5上,过滤叶片6截面为折线形状,且若干过滤叶片6相互平行布置,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过滤叶片6之间形成折线形气流通道。
过滤叶片6沿窗框5高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过滤叶片6呈水平倾斜布置,使得若干过滤叶片6之间形成从窗外到窗内朝上倾斜的折线形进气通道8。
窗框5四边上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孔7。螺栓通过窗框5上的孔7,将窗框与机车侧墙固定。
窗框5四边上设置有发泡橡胶垫10,安装时,发泡橡胶垫10位于窗框5与机车冷却室侧墙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没有传统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所需要的气动控制机构(含自动和手动控制)和手动机械控制机构,所以不易出现故障,运行更加稳定;同时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较轻,且成本低廉。
2、由于气流通道为折线形,当车外带有砂石及飞絮等杂物的气流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折线形通道时,进入车内气流和较小杂物的方向被迫改变,使风速被迫降低,从而大大减弱了杂物对设备的击打力度,有效防止车内设备的损害。
3、相同大小的窗框,当有效进风间隙(即折线形气流通道)相同时,进风量比传统装置更大;当进风量相同时,有效进风间隙(即折线形气流通道)比传统装置的小,可以更有效的防止较小沙石、树叶和飞絮等杂物的进入。
4、由于窗框上的孔是对称分布,使得窗框与机车侧墙的连接更加牢固。
5、由于窗框与机车冷却室侧墙之间设置有发泡橡胶垫,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使得窗框与机车侧墙的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过滤叶片端部形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气动控制机构,2为连杆,3为手动机械控制机构,4为叶片,5为窗框,6为过滤叶片,7为孔,8为折线形进气通道,10为发泡橡胶垫,11为进气风向,12为出气风向,13为较小砂石、树叶和飞絮等杂物,14为更小的杂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机车冷却室侧墙进气装置,主要由窗框5和过滤叶片6组成,窗框5安装在机车冷却室侧墙上,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显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窗框5固定连接在机车冷却室侧墙上。过滤叶片6的端部焊接固定连接于窗框5上,如图7所示过滤叶片6端面为折线形,若干过滤叶片6之间相互平行布置,使任意两个相邻的过滤叶片6之间形成折线形进气通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