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759.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百;吕亿明;黄伟;甘庆明;牛彩云;李明;李大建;赵晓伟;朱洪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段压裂 水平 分段 流量 含水 同时 监测 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及降低开采成本为核心,大力推进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水平井的自身井眼轨迹和注采井网复杂多变,各油层岩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各层段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产液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个别层段见水早,见水层位及方向不明确,各层产能、压力状况不清楚,找水技术不成熟,特别是低渗透油藏的低液量水平井的找水技术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现场动态调整措施无针对性,严重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目前,现有的套管完井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管柱采用智能开关器对各层段进行定时控制,逐一生产各层段,通过地面化验分析各段含水,判断出水层段,每段都要独立生产10天,找水周期太长,严重影响现场生产进度,不适应分段多簇长水平段水平井的找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其能实现一趟管柱水平井各层段分段同时监测流量、含水的快速找水工艺,为水平井的控水增油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
本管柱在丝堵和抽油泵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多级以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和封隔器组成的连接单元,每级的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和封隔器各对应一个层段。最顶级的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上端通过油管连接抽油泵,抽油泵上端连接设在油管内的抽油杆,油管连接至井口,抽油杆连接地面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管柱采用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可实现一趟管柱多层段的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测试,将原来的各层段逐一生产找水转变为同时生产找水,能大幅缩短找水测试周期,明确出水层段及出水流量,提高找水测试效率高,为水平井的控水增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管柱锥形的丝堵1的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Ⅰ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3,Ⅰ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3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Ⅰ级封隔器4,Ⅰ级封隔器4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Ⅱ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5,Ⅱ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5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Ⅱ级封隔器6,Ⅱ级封隔器6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Ⅲ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7,Ⅲ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7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Ⅲ级封隔器8,Ⅲ级封隔器8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Ⅳ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9,Ⅳ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9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Ⅳ级封隔器10,Ⅳ级封隔器10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Ⅴ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11,Ⅴ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11上端通过油管2连接过桥或杆式的抽油泵12,抽油泵12上端连接油管2和设在油管2内的抽油杆13,油管2连接至井口,抽油杆13上端连接地面上的抽油机14。
本管柱的抽油泵12和抽油杆13位于井内垂直段内,本管柱的丝堵1至Ⅴ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11位于井内水平段内,本管柱的五级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和封隔器共对应五个层段。
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的工作方法:
首先,按设计方案,在地面以秒、分、小时为时间单位设定流量、含水等数据的采集时间,再将找水配套工具按照“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的连接原理连接好。然后,将管柱下至预定位置,各级封隔器将各层段密封卡开,地面抽油机连续生产。前期生产10天,待井筒内作业流体排净后,各层段再同时生产6天达到稳定状态。期间,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记录储存各层段的流量、含水等全部数据。起出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回放数据,准确判断出水层段及出水量。
以一口5段生产水平井的实验数据为例,采用现有管柱,前期排液10天,每个层段独立生产10天,5段50天,共计需要60天。而本管柱的工艺前期排液10天,各层段再同时生产6天达到稳定即可,期间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记录储存各层段的流量、含水等全部数据,待起出井下储存式流量、含水监测仪后回放数据,准确判断出水层段及出水量,共计需要16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