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1762.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本熹;陆隆文;李向伟;毕学工;舒文虎;陈奎生;连诚;张士爵;张进喜;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C21B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高炉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冷却系统,特别是一种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冷却设备用于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和保护炉体,是高炉运行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高炉冷却设备大都采用自下而上串联的恒流量供水方式,这种恒流量供水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在冷却设备高热负荷时不能满足对水量的要求,在正常生产时间又会因水量过剩而造成冷却水的浪费和过度的热量消耗;同时,高炉生产时不同高度、不同区间的温度及渣皮状况不同,所需的局部冷却强度要求也不同。当高炉或者其局部发生炉凉或结厚时,正常强度的冷却只会使炉况向恶,高炉只能通过原燃料的调剂来调整炉况,不但耗时较长,而且需消耗较多的燃料;反之,当高炉或者其局部炉况失常时,现有的冷却设备无法提供高热负荷所需的大水量,往往造成冷却设备温度过高而引起寿命缩短或过早损坏。
针对上述状况,国内某炼铁厂应用了一种温差自立式调节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使冷却壁的进、出水分别流经温差自力式调节阀的上水腔和下水腔,温差自力式调节阀将进出水温差转换为推力推动阀芯,直接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自动调节冷却水量的目的。这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冷却要求,也节约了用水、降低了能耗,但是一方面,每个温差自力式调节阀的控制参数一旦设定后无法主动调节,所以随着高炉运行的情况变化,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冷却水量控制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整个高炉冷却设备上的自力式调节阀数量大(数十甚至上百个),逐个设定温差自力式调节阀的控制参数操作繁琐,且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对冷却水量的控制存在一定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能够根据热负荷的大小按设定参数自动调节冷却水量,或者根据高炉操作的需要主动调节高炉局部的冷却强度,使高炉局部冷却效果接近最佳,且节约冷却水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冷却壁本体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竖直方向上各层冷却壁本体内的冷却水流道串联连接,其特别之处在于:每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上设有调节阀,各测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各调节阀的执行机构分别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高炉炉壳且其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传感器,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冷却壁本体上也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竖直方向上各层冷却壁本体内的冷却水流道串联连接,其特别之处在于:处于高炉同一层冷却壁本体上的至少两条进水管通过进水组连管相连,相应的至少两条出水管通过出水组联管相连,进水组连管和相应的出水组联管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上设有调节阀,各测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各调节阀的执行机构分别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或者电液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管上还设有节流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了带调节阀的连通管将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使各测温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调节阀的执行机构分别连接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各测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温度、流量数据,结合设定值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出每一测量区域的热负荷及渣皮情况,据此计算出该区域所需的冷却强度,并通过调节阀的自动开度调节,实现了冷却水流量的旁路调控;当需要调节高炉或者其局部的冷却强度时,也可直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相应调节阀快速、方便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个结构单元的结构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个结构单元的结构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冷却壁本体,2、5、10—测温传感器,3—流量传感器,4—调节阀,6—出水管,7—冷却水流道,8—进水管,9—连通管,11—节流元件,12—进水组连管,13—出水组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1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遥控LED光源吸顶灯
- 下一篇:折叠与可折向变径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