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883.6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芳朋;岸田圭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座椅。详细而言,涉及具备操作构件的车辆用座椅,所述操作构件对设于座椅本体的机构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用座椅中,周知在其车辆外侧的侧部设有解除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的固定状态的操作构件(解除杆)(专利文献1)。上述操作构件设于座椅靠背的车辆外侧的侧部,以其周围被树脂制的罩部覆盖的状态设置。上述操作构件通过向其前下侧的下压操作而解除将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固定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的锁定状态,切换成改变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的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561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为向前下侧的下压方向,因此无论是从就座的位置起,还是从立起的位置起,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总是成为从就座者向下方远离的方向,因此操作性差。本实用新型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实用新型而创立,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是操作性良好地配置设于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采取如下的手段。
第1实用新型是具备操作构件的车辆用座椅,所述操作构件对设 于座椅本体的机构进行操作。操作构件通过安装于覆盖座椅本体的局部的罩部或组装有罩部的座椅本体,而以操作构件的局部被覆盖于罩部内的状态设置,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被设定成相对于罩部从前方拉起的操作方向。
根据该第1实用新型,操作构件被安装于罩部或组装有罩部的座椅本体而设置,能够按照距离操作构件的罩部的伸出量或其移动轨迹将罩部设定于基底。因此,使操作构件的移动轨迹沿着罩部的形状等,将距离罩部的外形形状的伸出量设定得较小,或以避免操作构件和罩部相互干涉并能够确保充分的操作移动量的方式设定相互的形状或配置,能够确保操作构件的操作性,并使罩部紧凑。另外,通过将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设定为相对于罩部从前方拉起的操作方向,能在接近就座者的位置进行操作构件的操作,能够提高操作性。
第2实用新型在上述第1实用新型中,供操作构件的操作者的手指挂住的操作部位于向罩部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并形成为具有向与相对于罩部操作操作构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伸出的伸出部的形状。
根据该第2实用新型,操作者可简易地将手指挂住操作构件的操作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构件的操作性。
第3实用新型在上述第1或第2实用新型中,操作构件在操作构件的操作前的初始状态下,以描绘与罩部的外周面为同一面状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设定于沿着罩部的外周面的位置。
根据该第3实用新型,能够在外观上将操作构件配置成与罩部一体的状态,能够将操作构件外观良好地配置成不突出的状态。
第4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对设于座椅本体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通过安 装于覆盖所述座椅本体的局部的罩部,而以所述操作构件的局部被覆盖于所述罩部内的状态设置,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被设定成相对于所述罩部从前方拉起的操作方向。
第5实用新型在上述第4实用新型中,所述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具有操作轴,所述操作构件对所述操作轴进行操作。
第6实用新型在上述第5实用新型中,所述操作轴上结合有臂构件,所述臂构件与所述操作构件被进行拉起操作的移动连动,从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的中途一起被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对所述操作轴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操作解除杆而使座椅靠背的靠背角度后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操作遥控杆而使座椅靠背前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车辆用座椅的框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车辆用座椅的框架结构的正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5的VI部的立体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5的VII部的立体图。
图8是罩部及解除杆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5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通过遥控杆的操作而解除板转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其他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车辆用座椅
2 座椅靠背
2A 6侧的座椅靠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声语音汽车喇叭
- 下一篇:公交客车用气瓶顶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