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080.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6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旻磊;吴忠;魏志强;彭林林;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帝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4 | 分类号: | F02M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发动机 集成 双腔电控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的电控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发动机通常采用单点混合器预混合和多点顺序喷射的燃料进气方式。多点顺序喷射多为在原车进气歧管打孔,并安装一个进气接头,再用橡胶管连接喷嘴出气接头和先前安装在进气歧管上的进气接头,从而实现多点顺序喷射。该系统的优点是:1.由于燃料进口距离燃烧室近,所以系统相应时间快;但该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是直接喷射到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内,造成空气和燃料混合时间短,混合不均匀、不充分;2.由于发动机进气结构自身因素,每一缸的进气参数存在差异(大约在5%左右),造成空燃比的不均匀性,影响系统排放指标;3.由于需要对原车进气歧管打孔处理,势必破坏原车的进气系统,降低原车的可靠性;4.由于需要对原车进行改造,安装进气接头,安装连接用橡胶管(橡胶管易出现老化、破裂和泄漏等情况),势必会存在安装差异和风险,降低系统可靠性,并且安装不方便。
普通的单点预混合混合器通常设置在发动机节气门前,通常通过燃气管路与一种功率阀的输出端连接,由于为机械装置控制燃料量,因此不能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都能达到最佳的空燃比。特别是在增压发动机上不能很好的控制空燃比和排温,造成发动机排放指标和可靠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排放率更低的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位于混合器壳体内的喷射内胆和吸气内胆,所述混合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空气进气端和混合气出气端,所述喷射内胆与所述混合器壳体密封连接形成喷射腔室,所述吸气内胆与所述混合器壳体密封连接形成吸气腔室,所述混合器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吸气腔室相连通的吸气进气接头和与所述喷射腔室相连通的喷射进气接头,所述吸气进气接头和所述喷射进气接头均与所述混合器壳体螺纹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气端上设置有节气门连接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出气端上设置有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内胆和喷射内胆上分别设置有内胆喉口,每个所述内胆喉口的内径均为40-60mm。
具体地,所述吸气内胆的内胆喉口上设有均匀分布有用于与燃气进气通道连通的圆形出气口。
具体地,所述喷射内胆的内胆喉口上设有均匀分布有用于与燃气进气通道连通的圆形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吸气进气接头的外径为16-25mm。
作为优选,所述喷射进气接头的外径为12-20mm。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器壳体为铝合金壳体,所述吸气内胆和喷射内胆为铝合金内胆。
作为优选,所述吸气内胆和所述喷射内胆分别与所述混合器壳体通过氟橡胶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单点混合器预混合和多点顺序喷射的燃料进气方式的缺点,采用单点混合器预混合加喷射补偿方式,吸取了单点混合器预混合和多点顺序喷射的燃料进气方式的优点,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降低排放、系统可靠性高,并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进气端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气出气端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吸气内胆(或喷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器壳体,2-O型密封圈,3-吸气内胆,4-吸气腔室,5-喷射内胆,6-喷射腔室,7-空气进气端,8-混合气出气端,9-燃气进气通道,10-吸气进气接头,11-喷射进气接头,12-节气门连接螺孔,13-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螺孔,14-内胆喉口,15-圆形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发动机用集成双腔电控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1、位于混合器壳体1内的喷射内胆5和吸气内胆3,混合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空气进气端7和混合气出气端8,喷射内胆5与混合器壳体1密封连接形成喷射腔室6,吸气内胆3与混合器壳体1密封连接形成吸气腔室4,混合器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与吸气腔室4相连通的吸气进气接头10和与喷射腔室6相连通的喷射进气接头11,吸气进气接头10和喷射进气接头11均与混合器壳体1螺纹密封连接。
如图2和3所示,空气进气端7上设置有节气门连接螺孔12。混合气出气端8设置有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螺孔13。如图4所示,吸气内胆3和喷射内胆5上分别设置有内胆喉口14,每个所述内胆喉口的内径均为40-60mm。吸气内胆3的内胆喉口14上设有均匀分布有用于与燃气进气通道9连通的圆形出气口15。喷射内胆5的内胆喉口14上设有均匀分布有用于与燃气进气通道9连通的圆形出气口15。吸气进气接头10的外径为16-25mm。喷射进气接头11的外径为12-20mm。混合器壳体1为铝合金壳体,吸气内胆3和喷射内胆5为铝合金内胆。吸气内胆3和喷射内胆5分别与混合器壳体1通过氟橡胶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帝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帝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电动EGR阀的内置线圈结构
- 下一篇:厌氧反应器水力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