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807.1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宏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茶叶能使人解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茶叶的烘干技术也是及其重要,它不仅可以保存茶叶内的各种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茶叶的保存期限。在茶叶的加工中,干燥茶叶常有炒干和烘干两种方式。而茶叶的烘干包括热风干燥和辐射干燥两种形式。针对于热风干燥,目前所使用的烘干设备,活动摇柄在控制茶叶放置区上带有通风孔的板的开合时,带有通风孔的板连接的转轴容易断裂,不利于使用,同时也缩短了茶叶烘干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烘干设备,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茶叶烘干机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复数层茶叶放置区及设于壳体上的热风进口,每层茶叶放置区由复数块带有通风孔且可转动的板连接而成。
所述每块板上分别连接转轴,所述壳体与转轴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通孔,该转轴通过通孔伸出壳体连接一“7”字形连接轴,所有“7”字形连接轴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于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连接一摇柄。
所述壳体外侧壁与通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配合使用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配合使用的圆弧形凹槽。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茶叶观察窗。
所述通风孔为网状通风孔。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茶叶烘干装置通过摇柄控制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带动“7”字形连接轴,带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每层茶叶放置区的板开合,改变了以往直接通过摇柄控制转轴并控制茶叶放置区的板开合,更加省力。
2、由于壳体外侧壁与通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配合使用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配合使用的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对转轴起到支撑及保护的作用,转轴不易破损,延长了该茶叶烘干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茶叶烘干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茶叶烘干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茶叶烘干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茶叶烘干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茶叶烘干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复数层茶叶放置区2及设于壳体1上的热风进口3,每层茶叶放置区2由复数块带有通风孔211且可转动的板21连接而成,通风孔211为网状通风孔。
每块板21上分别连接转轴212,壳体1与转轴212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通孔11,该转轴212通过通孔11伸出壳体1连接一“7”字形连接轴4,所有“7”字形连接轴4分别通过螺母41固定于一连接板5上,该连接板5连接一摇柄6。壳体1外侧壁与通孔11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212配合使用的支撑板12,该支撑板12与通孔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转轴212配合使用的圆弧形凹槽121。
为了方便观察茶叶的烘干状况,壳体1上设有一茶叶观察窗13。
该茶叶烘干装置通过摇柄6控制连接板5,通过连接板5带动“7”字形连接轴4,带动转轴4转动,进而控制每层茶叶放置区的板21的开合,更加省力,同时增加了支撑板12,对转轴4起到支撑及保护的作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宏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宏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