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人体跌倒检测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0408.1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杰;潘策荣;黄琦;杜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畅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协同 人体 跌倒 检测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人体跌倒检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突发状况致使的跌倒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很大威胁,特别是跌倒后无人发现或者公共场合无人敢伸出援手的情况下,更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预警的装置。随身携带的便携式预警装置是一种处理紧急情况的有效装置,在当今社会老龄化的背景下,这种装置尤为需要。
目前,常用的人体跌倒检测仅仅使用单个加速度传感器。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25141.1、200920031972.1、200720097622.6的技术方案,均使用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值,经过运算后与某个阈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跌倒。其共同的弱点是由单一的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跌倒容易发生判错情况,在一些加速度值特殊的环境下准确度下降甚至于无法工作。并且单一的加速度传感器一般要求用户将传感器固定在特殊的部位,对用户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同时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25141.1的技术方案中仅提供了报警功能,无法指示用户所处的方位,使得报警后的帮助人员无法及时提供救助。中国专利号为200920031972.1的技术方案中仅仅使用GPS作为定位模块,而GPS定位时间长、在室内工作,使得用户在室内的发生危险后装置无法得到用户的位置。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97622.6的技术方案中,改进使用GPSone进行定位,可以在室内定位,但是由于在室内只能通过基站定位,定位精度不高,定位所需时间也较长使得对报警后提供帮助造成了一定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跌倒检测装置在准确率不高,特殊情况下无法运作,以及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倒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多种复杂情况下工作,保证检测准确率的同时能够让用户更方便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人体跌倒检测预警装置,包括主机、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
所述的主机由主机微处理器模块、GSM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主机电源模块、GPS模块、蜂鸣器模块、LED模块与按钮模块组成;GSM通信模块直接与主机微处理器模块相连,负责发送报警信号,取得GSM基站信息来定位。WIFI通信模块与主机微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扫描附近的WIFI基站信息用来定位。主机电源使用可充电式电源。GPS模块与主机微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端口相连。蜂鸣器模块、LED模块与主机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端口相连。按钮模块与主机微处理器模块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的第一从机由第一从机微处理器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第一从机电源模块组成。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通过I2C协议与MCU相连,持续检测X,Y,Z三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带ZIGBEE通信模块的第一从机微处理器模块负责取得加速度传感器传送回来的信号。
所述的第二从机由第二从机微处理器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和第二从机电源模块组成。压力传感器模块通过I2C协议与第二从机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持续检测用户足底压力。第二从机微处理器负责取得压力感器传送回来的信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是可穿戴式无线监测实现更加便携和用户友好的跌倒监测、采用多传感器协同和混合定位实现更加准确的全面的跌倒监测、基于自适应监测模型实现更具个性化和面向个体的跌倒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架构图。
图4是混合定位客户端技术框图。
图5是混合定位服务端技术框图。
图6是主机的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
图7是主机GSM通信模块电路图。
图8是主、从机WIFI模块电路图。
图9是SIM卡的电路图。
图10是主机蜂鸣器模块电路图。
图11是主、从LED模块电路图。
图12是主机开关模块电路图。
图13主机烧录电路图。
图14是从机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
图15是三轴传感器模块电路图。
图16是从机压力传感器电路图。
图17是从机电源模块电路。
图18是从机烧录电路电路图。
图19是从机上拉电阻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畅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畅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