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反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138.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范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反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混合反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反应处理是向水中投加某些药剂,使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颗粒相互聚合增大后沉淀去除的方法。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细小悬浮和胶体形态的污染物,它是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工艺,无论是在给水处理中还是污水处理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增加设备投资、维护管理复杂、需要消耗动力并增加运行费用;絮凝效果不理想,药剂浪费严重,增加运行费用;平流式沉淀占地面积大、竖流式沉淀适合水量小施工难度大、大水量时斜板或斜管填料投资大等。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和提高混合反应处理效果一直是水处理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反应处理装置,其结构合理、紧凑,克服机械搅拌设备的缺点和不足,兼具平流式沉淀及斜板或斜管沉淀的优点,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反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出水管、排泥管、壳体内的进水配管、助凝剂配管、集水槽、支撑架及混合反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部为方形,所述支撑架水平设置在方形壳体内的中部,所述混合反应处理部件包括第一混合反应隔板、第二混合反应隔板、花墙板、横向挡板、纵向挡板、混合反应区底板、配水孔板,所述第一混合反应隔板纵向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将壳体内分为左右两个区域,所述第一混合反应隔板左侧的支撑架上设置填料,所述第一混合反应隔板右侧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挡板,纵向挡板两端与壳体的前后侧面均留有间隙,在纵向挡板右侧的支撑架上纵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混合反应隔板,所述第二混合反应隔板下部开有过水窗,所述第一混合反应隔板与第二混合反应隔板之间的支撑架上设置所述混合反应区底板,所述纵向挡板底边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底板上,所述第一混合反应隔板与纵向挡板之间设置花墙板,所述花墙板开有通孔,所述花墙板底边设置所述混合反应区底板上,所述纵向挡板与所述第二混合反应隔板之间至少设置两片横向挡板,横向挡板前后交错排列,且横向垂直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底板上,所述第二混合反应隔板与壳体的右侧面之间的支撑架上设置所述配水孔板,所述配水孔板上开有透水孔,所述的进水配管与所述助凝剂配管底端封闭、且管壁四周有呈螺旋线排列的透孔,并且进水配管透孔的螺旋线排列方向与助凝剂配管透孔的螺旋线排列方向相反,所述进水配管与所述助凝剂配管前后排列,且均垂直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底板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填料为斜板或斜管填料,所述配水孔板正对的支撑架下方水平设置一消能板,消能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右侧面的内壁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挡板包括第一横向挡板、第二横向挡板、第三横向挡板、第四横向挡板,所述第一横向挡板至第四横向挡板按顺序前后交错排列,所述助凝剂配管位于第一横向挡板之前,所述进水配管位于第一横向挡板与第二横向挡板之间,第一横向挡板左端与纵向挡板连接,右端与第二混合反应隔板留有间隙,第二横向挡板两端分别与纵向挡板和第二混合反应隔板连接,第三横向挡板右端与第二混合反应隔板连接,左端与纵向挡板留有间隙,第四横向挡板左端与纵向挡板连接,右端与第二混合反应隔板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混合反应隔板下部的过水窗设置在第二横向挡板与第三横向挡板之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花墙板有两块,且前后间隔平行排列,花墙板上的通孔为方形且错开分布,所述的配水孔板上的透水孔为圆形并均匀分布。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斜板或斜管填料上方壳体一边的内侧壁上,所述出水管一端与集水槽相连,另一端穿过壳体引出;所述进水配管上连接一加药管,加药管与壳体外的加药设备相连;所述助凝剂配管与壳体外的助凝剂投加设备相连。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的下部外形为锥体形状,所述壳体下部锥体尖端部设置所述排泥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混合反应处理装置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进水配管及助凝剂配管反向螺旋开孔方式及花墙板进行混合、采用多块横向挡板及竖向挡板折流水力絮凝方式代替机械搅拌方式,采用混凝剂与助凝剂异步投加方式,采用配水孔板均匀配水方式进入沉淀区,减少出水区出流面积,并在出流区域设置斜板或斜管填料,因而具有如下优点:
1、节省能耗:无机械搅拌设备,节省运行能耗。
2、节省药耗:采用混凝剂与助凝剂异步投加方式,充分发挥混凝剂及助凝剂的作用,解决同时投加药剂产生的浪费问题,节省运行药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吨位平面移动副装置
- 下一篇:干湿两用泄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