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桥壳压装轴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8062.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纪爱师;纪建奕;刘建;黄玉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桥壳压装轴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桥装配行业的铸造桥壳压装轴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线压装轴管工序,以前用液氮冷冻轴管后再将轴管压入壳体,冷冻时间就达20分钟,冷冻温度不容易控制,轴管冷缩量不均,经常出现轴管压装不到位的现象,生产效率低;而且压装时压力机压力在10~15MPa,压力大,容易将轴管螺纹压坏,返修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铸造桥壳热压轴管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桥壳压装轴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铸造桥壳吊至压装机上的工作台;
(2)工作台后退至加热工位;
(3)将感应加热压装液压机的加热探头伸入铸造桥壳两端内孔,进行感应加热;
(4)在加热的过程中,将轴管放在两端工装上,等待压装;
(5)1.5分钟后加热探头自动退出铸造桥壳内孔;
(6)工作台前进至压装工位;
(7)两端压头伸出,将轴头压入铸造桥壳内,保压后退出,压装完毕。
使用本发明所公开的铸造桥壳压装轴管的方法,能够极大提升压装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很大一部分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的轴管加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铸造桥壳压装轴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铸造桥壳1吊至压装机3上的工作台;
(2)工作台后退至加热工位;
(3)将感应加热压装液压机的加热探头伸入铸造桥壳两端内孔,进行感应加热;
(4)在加热的过程中,将轴管2放在两端工装上,等待压装;
(5)1.5分钟后加热探头自动退出铸造桥壳内孔;
(6)工作台前进至压装工位;
(7)两端压头伸出,将轴头压入铸造桥壳内,保压后退出,压装完毕。
本实施例将原先的冷压装方法更改为现在的热压装方法,从方法上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改为加热桥壳内孔压装后,加热后桥壳膨胀量比轴管冷缩量大,配合面更倾向于过渡配合与间隙配合,极大降低了过盈配合量。相对于冷压装压力较大,更容易破坏轴管螺纹,降低产品质量,液压缸压装输出力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将轴管压装到位,提高产品质量。
采用加热压装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加热压装的加热时间仅为1.5分钟,压装压力为5~8MPa,而冷压装冷却轴管需要大约20分钟,压装压力在10~15MPa进行压装,相比之下采用热压装工艺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且轴管螺纹不易被压坏。压装过程中液压专机实现全自动压装,吊具上件,工作台自动移动到加热线圈加热,加热完成后退回原位,液压缸两端同时压装,自动化程度高,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采用加热压装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采用液氮冷却轴管法,根据数据统计,去年用液氮174980公斤,2.48元/公斤,生产桥壳20320支,计算得单支桥壳压装轴管工序成本为21.4元,桥壳热压装轴管单支费用7元左右,更改压装方法后单支可以节省成本21.4-7=14.4元,现在每年生产铸钢桥壳大约为20000支,累计节约成本14.4x20000=28.8万元,设备使用寿命为12年,更改加工工艺后,此设备累计可为公司节省28.8x12=345.6万元,去除设备投入资金105万元。此项目实施后可以为公司创造降本利润为345.6-105=240.6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