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3062.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王文炎;张洪伟;张磊;王喆;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宇航 元器件 成熟度 综合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具体面向宇航用元器件,应用成熟度评价方法对元器件性能做出综合评价。
背景技术
成熟度是元器件、系统或整套设备,从规划、设计、研发、到使用,以及后续应用或提升的一种成熟等级。产品成熟度是将成熟度的概念引入到产品开发与应用之中,从成熟度等级上,判断产品的研发周期,从而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减小研发风险。
目前关于成熟度问题的提出,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技术成熟度概念,并于2002年4月5日,在颁布的DoD5000.2-R文件中,将技术成熟度的等级扩展为9级。2003年,美国国防部在颁布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手册》中,对成熟度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于2005年3月将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应用于F/A-22猛禽飞机、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研制和B2飞机雷达改造等项目做出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成熟技术等级高的作为项目开端,比采用不成熟的技术制造产生的成本多增加32%,进度多推迟6个月,由此可见,采用不成熟的技术将会给项目研制带来巨大的风险。
我国在元器件成熟度问题中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元器件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划分,也没有相应的评价准则。同时,国产宇航元器件的研制水平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元器件的材料、工艺,还是元器件研制的技术储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基于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急需解决,为我国宇航元器件的国产化与元器件的可靠性保证,提供科学的理论判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了一种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技术方案1、一种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等级划分、宇航元器件成熟度评价准则、宇航元器件成熟度评分方法、评估步骤、以及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提升程序。
技术方案2、针对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其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定义为: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是指对元器件从设计、生产加工、试验验证、到使用状况等全生命周期所有要素合理性、完备性以及可靠性的一种度量。
技术方案3、基于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共分为9个成熟度等级,根据等级的划分确定各等级名称,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
(1)第一级:概念阶段
通过调研研究,掌握取得的成果及相关技术积累;收集论文、资料;研究、发表论文、专著以及形成的专利情况;
(2)第二阶段: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提出课题任务的总体设计方案;运用已有积累、成果和准备创新技术进行总体设计;分析已有技术、创新技术和外来技术,明确创新技术实现方案,提出技术集成方案可行性;
(3)第三阶段:初样研制阶段
对器件进行正式开发和初样研制;在实验室环境中,对确定的技术进行开发、研制;在仿真环境中,对实验室环境验证后的结果进一步分析、验证;实现器件性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4)第四阶段:正样研制阶段
在初样基础上对器件进行正样样品研制;在试验环境中,对器件进行考核,并进行试验验证,实现器件性能、可靠性满足应用要求;
(5)第五阶段:鉴定定型阶段
对器件进行鉴定检验,满足器件详细规范、宇航采购规范等要求;
(6)第六阶段:地面验证阶段
在地面模拟环境中评估、完善鉴定定型器件,并使其测试性能指标满足地面测试要求;
(7)第七阶段:飞行验证阶段
满足宇航使用的实际飞行应用;对元器件在实际空间飞行环境进行验证,满足应用要求,确定飞行验证方案;
(8)第八阶段:小批量应用阶段
满足扩展宇航用户的实际应用,实现元器件小批量在宇航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9)第九阶段:大规模应用阶段
实现产业化,完成研制任务;在实际宇航环境中,完成产业化考核,实现大规模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灌装机
- 下一篇:钢筋拉直装置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