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0982.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秦宏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34;B60Q9/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车载 行人 检测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一种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近年来,每年公路交通事故造成超过120万人死亡,占世界每年总死亡人数的2.1%,同时,间接造成的伤残人数达5000余万。预计到2020年,在世界总死亡人数中,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从1990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3位,其中超过10%的事故死亡者为行人。欧洲立法机构已开始强制要求汽车厂商研发新技术,以减少行人的死亡数量与伤害程度。欧盟要求2015年前所有新生产汽车以40Km/h行驶时,必须保障发生人车相撞事故时行人能够存活,并要求所有欧洲市场的汽车必须在2015年前满足行人保护的法律规定。中国于2009年提交了有关行人保护的法律草案,制订了汽车行人保护标准。
目前,国内学者对行人保护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利用双目摄像头并结合高精度的GPS定位系统完成行人的检测,而后使用模糊控制模拟驾驶人的操作完成对预警危险的反应。也有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结合GPS信息与行人的手机,来实现行人与车辆的防护的案例。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使用雷达、普通摄像头与近红外摄像头来检测行人。类似研究多数都是在机器视觉图像分析的基础上,以诸如雷达与激光扫描仪等多种传感器进行辅助,系统方案的成本过高。类似装置可应用于专用高端车,在中低端汽车及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的客货运汽车上普及应用难度较大,而这几种车型在中国却是涉及人员伤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对象。为此,本发明面向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设计能够在中国市场普及推广的行人预警主动安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RM控制器、行人检测模块、信号调理电路A、预警模块、显示模块、制动模块、信号调理电路B、图像预处理模块、广角摄像头、车速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其中:
所述ARM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行人检测模块、所述信号调理电路A、所述预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制动模块、所述信号调理电路B相连,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与所述行人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广角摄像头与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相连,所述车速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A相连,所述陀螺仪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B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安装与调试方便、系统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功耗低、易于普及推广、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基于ARM的车载行人检测预警系统包括ARM控制器1、行人检测模块2、信号调理电路A3、预警模块4、显示模块5、制动模块6、信号调理电路B7、图像预处理模块8、广角摄像头9、车速传感器10、陀螺仪传感器11;其中:
所述ARM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行人检测模块2、所述信号调理电路A3、所述预警模块4、所述显示模块5、所述制动模块6、所述信号调理电路B7相连,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8与所述行人检测模块2相连,所述广角摄像头9与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8相连,所述车速传感器10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A3相连,所述陀螺仪传感器11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B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未经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0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预碰撞系统
- 下一篇:电动汽车整体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