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区道路排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4014.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道路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避免道路积水浸泡、积水冲击导致破坏的山区道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越来越成为山区经济腾飞的基点。由于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施工的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山区公路的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必须考虑山区本身的地形复杂多变等的众多因素。其中,排水系统的设置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好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问题非常重要。
水损害是导致公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山岭区具有坡陡谷深的特点,水很容易在沟溪中汇集,造成路基及防护工程的水毁破坏。尤其在南方地区的陡峭山区修建道路时,山区雨量充沛、特定时段会出现强降雨,山区很快形成“山流”,大量积水顺着冲沟、边坡等由上至下,此时如不采取排水措施的道路,无论在道路施工期、还是道路运行期,都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随时会出现道路土方冲毁、道路面层和基层流失等情况,故而在山区修建道路,排水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必须综合进行考虑,即要考虑汇水,又要考虑排水,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避免道路积水浸泡、积水冲击导致破坏的山区道路排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道路排水系统,所述道路内侧设有石边沟,所述道路内边坡顶部设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通过泄水槽连接石边沟,沿石边沟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汇集流水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连接与道路外侧相通的过路排水管涵。
进一步地,道路外边坡陡于1:1.5-1:2时,所述道路外侧设有石挡墙,所述过路排水管涵贯穿所述石挡墙。
进一步地,所述石挡墙为浆砌石挡墙。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下方设有沥青砂浆底层。
进一步地,所述过路排水管涵出口下部设有跌水坎。
进一步地,所述跌水坎为混凝土跌水坎。
进一步地,所述截水沟设置在道路内边坡高度5-8米处。
进一步地,所述截水沟为浆砌截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石边沟为浆砌石边沟。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下水及地面水及时的排出公路范围,道路不会因为积水浸泡、积水冲击等原因导致道路局部破坏,在道路施工期、道路运行期对山区道路进行相应的排水保护,并且整个结构紧凑合理,经济性、实用性好,有效提高道路使用效果,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省公路建设总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山区道路排水系统的纵向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山区道路排水系统的平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截水沟
2 泄水槽
3 石边沟
4 集水井
5 沥青砂浆底层
6 过路排水管涵
7 石挡墙
8 跌水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显示为本发明山区道路排水系统的纵向断面图及平面图,道路内侧设有浆砌石石边沟3,道路内边坡顶部设有浆砌石截水沟1,截水沟1通过浆砌石泄水槽2将雨水等汇集至石边沟3,沿石边沟3间隔设有多个集水井4,石边沟3中的流水汇集至集水井4,集水井4连接过路排水管涵6,过路排水管涵6横贯道路将积水排至道路外侧。
一般情况下,根据地形设置截水沟的具体位置,一般设置在道路内侧边坡高度5~8米处,当存在冲沟等水流较大处,截水沟断面尺寸宜适当加大,以保证截水沟的过流能力。集水井4侧面可根据土体是否容易遇水塌陷,决定是否采用浆砌石边壁,并且集水井下部设置沥青砂浆底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4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情况车载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旧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