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剥色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5266.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生;戴晋明;张永芳;蔡智锋;史晟;牛振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402 | 分类号: | D06M13/402;D06M13/268;D06M11/38;D06M13/432;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棉 混纺 织物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剥色处理方法,属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整理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棉混纺织物是纺织业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混纺面料,即具有涤纶织物的高强度,尺寸稳定性能,又具有棉织物的良好吸湿透汗性能,以及优良的保暖性能,然而涤棉混纺织物的剥色却是一个难题,涤棉混纺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如发现染疵,或改色重染却难以实现,很难剥离原来的颜色,在这种情况下大都被丢弃,或改作低等级纺织品使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在产品定量分析中,颜色的存在会给分析结果造成偏差,使分析数据失实,涤棉混纺织物使用后的回收再利用也会造成弊端,由于染色的剥离困难,涤棉混纺织物的回收有很大的难度和局限。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的有效剥色方法很少,大都效果不佳,达不到完全剥色的目的,还处于研究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采用高温下分散还原法,经洗涤、干燥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剥色处理,以大幅度剥除涤棉混纺织物的颜色,恢复到染色前的状态,使涤棉混纺织物得到新的应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涤棉混纺织物,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氧化硫脲,氢氧化钠,去离子水,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涤棉混纺织物: 5g±0.01g
N,N二甲基甲酰胺:C3H7NO 80mL±0.1mL
二甲基亚砜:(CH3)2-S-O 70mL±0.1mL
二氧化硫脲:CH4N2O2S 0.1g±0.001g
氢氧化钠:NaOH 0.02g±0.001g
去离子水:H2O 1000mL±50mL
剥色处理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控制:
涤棉混纺织物: 固态固体 99.9%
N,N二甲基甲酰胺: 液态液体 99.9%
二甲基亚砜: 液态液体 99.9%
二氧化硫脲: 固态固体 99.9%
氢氧化钠: 固态固体 99.9%
去离子水: 液态液体 99.9%
(2)涤棉混纺织物的溶胀处理
涤棉混纺织物的溶胀处理是在染色试验机中进行的,是在加压、加热、保温状态下完成的;
①将涤棉混纺织物5g置于染杯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80mL,浸泡,并密闭;
②将密闭的染杯置于染色试验机中,并密闭,开启加热器,加热温度120℃;
加热、保温时间40min;
③加热保温后,关闭加热器,使其自然冷却至25℃;
④水洗,开启染色试验机,取出染杯,取出涤棉混纺织物,置于清洗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100mL,搅拌洗涤10min;
去离子洗涤重复进行3次;水洗后晾干;
(3)涤棉混纺织物的分散处理
涤棉混纺织物的分散处理是在染色试验机中进行的,是在加热、保温状态下完成的;
①将溶胀处理的涤棉混纺织物置于染杯中,加入二甲基亚砜70mL,浸泡,并密闭;
②将密闭的染杯置于染色试验机中,并密闭,开启加热器,加热温度100℃;
加热、保温时间30min;
③加压、加热、保温后,关闭加热器,停止施压,使其自然冷却至25℃;
④水洗,开启试验机,取出染杯,取出涤棉混纺织物,置于清洗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100mL搅拌洗涤10min;
去离子水洗涤重复进行3次;水洗后晾干;
(4)涤棉混纺织物的还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5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