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0337.1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聂春梅;方新湘;陈爱华;赵燕;王传萍;朱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金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4 | 分类号: | C09K8/54;A01N63/00;A01P1/00;C02F3/3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水生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原料含有0.1%至5%的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0.05%至0.5%的硝酸盐、0.05%至0.5%的亚硝酸盐、0.001%至0.01%的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5×10-7%至1×10-6%的高锰酸钾、1×10-5%至2×10-5%的重铬酸钾和余量的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由油田污水中的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扩大培养而得,其中,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按下述方法得到:按重量份数计,将0.1份至0.5份的硝酸盐、0.1份至0.5份的亚硝酸盐、0.001份至0.01份的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和98.99份至99.8份的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充分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里pH为7至8、温度为25℃至35℃条件下培养3天至15天得到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为普通油田采出水工艺或注水工艺任意一点获取的油田污水,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中含油量在0mg/L至500mg/L之间、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总量最少为100个/ml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硝酸盐为硝酸钠和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或/和,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为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N-988的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硝酸盐为硝酸钠和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或/和,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为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N-988的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硝酸盐、亚硝酸盐、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油田水生物处理剂。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所需量的反硝化硝化细菌菌液、硝酸盐、亚硝酸盐、双季铵盐型粘泥剥离剂、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油田水生物处理剂。
8.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按5 ml/min 至70ml/min的注入速度向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中注入油田水生物处理剂,当监测到注过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稳定维持在25个/ml及以下并达3天以上,选择间歇注入;当监测到注过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大于25个/ml时,立即按5 ml/min 至70ml/min的注入速度向油田污水中连续注入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直至注过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稳定维持在25个/ml及以下并达3天以上,3天至30天为一个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田水生物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含本源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微生物的油田污水中注入油田水生物处理剂时,选择该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小于或等于106个/ml的部位为最佳工艺点注入油田水生物处理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金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金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