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船舶保护的防撞装置以及配备该防撞装置的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5523.6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军;周渭洪;苑爱松;姚道江;倪涛;王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26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船舶 保护 装置 以及 配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船舶保护的防撞装置以及配备该防撞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一般船舶配备横滨护舷时都是直接接触船舶侧臂,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船与船的间距仅限于护舷直径,当护舷被压缩时,两船间距会缩小,甚至有碰撞的风险。二是池护舷失效后,两船会直接碰在一起,必将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撞装置,解决两艘船舶搭靠时的碰撞风险,以及减少船舶受侧面撞击时损坏程度。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船舶保护的防撞装置,安装在船舶的外板,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面向船舶外板的墙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安装部、悬挂安装部;墙体通过悬挂安装部与外板悬挂连接,且墙体通过固定安装部与外板固定连接。
所述墙体面向船舶外板的墙面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架。
所述的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架以及间隔地设置在固定安装架上的两个以上的能够提供安装孔的固定安装机构。
所述的固定安装机构包括两块吊装耳板,分别为吊装耳板a和吊装耳板b,吊装耳板a和吊装耳板b均呈L形设置,且吊装耳板a的横直段与吊装耳板b的竖直段连接、而吊装耳板a的竖直段则与吊装耳板b的横直段连接以拼接成一矩形状框架构件,同时吊装耳板a的竖直段与吊装耳板b的横直段构成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悬挂安装部,包括悬挂安装架以及两个以上的固定安装在该悬挂安装架上的设置有悬挂挂钩的板件。
所述墙体,包括防护外板,所述防护外板面向船舶外板的板面配装多根平行设置的钢柱,且各钢柱之间分别通过固定安装架、悬挂安装架以及矩形支撑框架连接成一体,同时所述的固定安装架、悬挂安装架以及矩形支撑框架平行地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所述板件为两个,分别对应地设置第一悬挂挂钩、第二悬挂挂钩;另外所述的悬挂安装架呈等腰梯形状设置,其两平行边中,长边与墙体固定连接,且长边与墙体的宽度相仿,而短边则背向墙体设置,且第一悬挂挂钩、第二悬挂挂钩分别沿着短边的两端延伸而出。
所述辅助支撑架,包括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的矩形支撑框架的两长边中,其中一长边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长边则通过倾斜设置的支柱与墙体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备上述应用于船舶保护的防撞装置的船舶,所述防撞装置安装在船舶的外板,船舶外板对应于防撞装置的固定安装部、悬挂安装部分别设置相应的安装部位,其中:防撞装置的固定安装部与外板上的固定板通过销轴定位连接,而防撞装置的悬挂安装部则与外板上的悬挂板相扣接,而防撞装置的辅助支撑架则与外板相抵触。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在横滨护舷与船舶外板之间设计一个适当的钢结构防护墙,可以加大船舶之间的距离,而且不会受到压挤后变形缩小间距;
2、当护舷失效后,可能发生的是供给船将直接撞上大船,有此钢结构防护墙,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防护墙,船舶外板可以得到保护;即使冲击力很大,船舶外板同样受到伤害,经过结构防护墙缓冲后,冲击力作用到船舶上时,也已经大大降低;
3、此结构防护墙设计为便捷式悬挂安装销销轴锁定,可便于拆卸。当防护墙需要更换时,可以将其拆卸直接安装新的结构防护便可。
因此,本发明针对船舶海上工作时预防意外事故起到很大的作用,能降低碰撞损坏,配合安全靠泊,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不影响大船继续工作,为其增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实用性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配备有图1所示防撞装置的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1;固定安装部2;固定安装架21;第一固定安装机构22;第二固定安装机构23;悬挂连接部3;悬挂安装架31;第一悬挂挂钩32;第二悬挂挂钩33;辅助支撑架4。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防撞装置,包括墙体、固定安装部、悬挂安装部以及辅助支撑架;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大电流IGBT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