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9680.X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成;闫长征;邓长江;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红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橇装站 实施 动力 源自 增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属LNG撬装站实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推广建设的移动撬装式LNG加气站主要采用撬装式集成技术将加气站的储存装置、加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都集成在一个撬装底座上,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的整体设备。而所述的LNG撬装站的加注系统大多是通过LNG储罐与LNG低温潜液泵、LNG加注机连通实现为汽车供气,然而LNG低温潜液泵需要380V动力电源和变频调速器配合使用,工艺配管复杂,且造价高,而且动力电源的使用耗电量大,成本高,特别在停电或边远山区等供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会因无法提供充分的电量,使得低温潜液泵无法正常工作,导致LNG撬装站无法正常为汽车提供液化天然气,造成生产损失和加气站网络推广发展的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以替代成本高耗电量大的低温潜液泵,克服因停电或边远山区等供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致使低温潜液泵无法正常工作的难题。
本发明所述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是在LNG橇装站已有LNG储罐,以及与LNG储罐连通的充装系统管路、安全系统管路和LNG储罐的底端通出的连通到汽车加LNG工作站供气支路(其中所述供气支路上靠近汽车加LNG加气站处依次设有压力表、供气阀、流量计)基础上,增设一条升压支路,且将升压支路的另一端连通到LNG储罐的顶部,使升压支路与LNG储罐连通构成一个回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设升压支路的方法是:在LNG储罐的底端通出的连通到汽车加LNG工作站供气支路的初始部设置控制阀门,将原供气支路再分出一条升压支路,并在升压支路上设置升压装置和在LNG储罐和升压装置之间设置升压调节阀,利用升压装置使分流到升压支路中的LNG迅速气化,通过将气化后的天然气回流到LNG储罐顶部实现对LNG橇装站无动力电源的自增压。
上述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中:所述升压装置由增压罐和与之连接的空温气化器组成,执行将液态天然气气化转变压力为1.0±0.2MPa的天然气的功能。
其中:上述升压装置中的增压罐与空温气化器之间设有调节阀,当增压罐内压力为0.8±0.1MPa时开启增压罐与空温气化器间的调节阀,使增压罐中LNG流入空温气化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原供气支路再分出一条升压支路,并在升压支路上设置升压装置和在LNG储罐和升压装置之间设置升压调节阀,通过对LNG部分分流利用升压装置使LNG迅速气化,升高气压,然后将气化后的天然气回流到LNG储罐实现对LNG橇装站无动力电源的自增压。本发明不仅方法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避免了使用专用泵,也不需要将液体进行整体调压就可直接加注在车用瓶中,能立即供汽车行驶使用。
2、本发明方法替代了成本高耗电量大的低温潜液泵,无需安装三相动力电源,在边远山区也能无障碍的连续为汽车供气,不仅节约设备投资,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而且简化了工艺配管、不用专门技术人员值守,不用建筑值班楼房和办公设施,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建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城乡和边远山区的使用。
3、本发明采用自升压技术,计量可实现IC卡无人值守加LNG自动扣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LNG橇装站结构框图;
其中:1-LNG储罐,2-充装系统管路,3-安全系统管路,4-升压装置5-控制阀门,6-流量计,7-供气阀,8-压力表,9-升压调节阀,20-供气支路,30-升压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对LNG橇装站实施无动力电源自增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红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红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