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二萜醌有效部位及其逆流色谱制备方法和癌症治疗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663.0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霁;陈喆;杨波;沈炜;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 二萜醌 有效 部位 及其 逆流 色谱 制备 方法 癌症 治疗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丹参,尤其是涉及一种丹参二萜醌有效部位及其逆流色谱制备方法和癌症治疗应用。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活血、化瘀、益气等功效。丹参性味平和,毒副作用小,为临床常用大宗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丹参,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丹参脂溶性成分的应用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中医典籍记载,丹参用苦酒与猪脂提取,所得即为“赤羔”,主治疮疡痈肿。“赤羔”即为丹参总二萜醌类成分,该类成分以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等为代表,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丹参二萜醌对多种人源肿瘤细胞亦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丹参二萜醌多具有α、β、γ、δ不饱和酮结构单元,为一类结构新颖的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隐丹参酮是一种高效、特异的STAT3抑制剂(Cancer Research, 2009)。丹参二萜醌“多组分、多靶点”协同应对肝癌等复杂疾病,体现了中医药协同的特色与优势。
目前,在丹参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上,文献“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工艺的研究”(何雁;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丹参酮工艺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第31卷24期)公开了丹参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包括以萃取物中3种丹参酮 总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丹参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条件。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于丹参二萜醌类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文献将三种具体的丹参酮作为首选的考察指标,而非以总二萜醌为指标,可能会使总二萜醌的得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目前,在丹参二萜醌溶剂提取方面,文献“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蓝天凤;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中草药;2011年第42卷3期)公开了丹参的提取方法,包括丹参粉碎成粗粉,用石油醚、甲醇渗漉提取,收集甲醇提取液,浓缩后等体积氯仿萃取,得到丹参酮粗提物。该提取方法能高效地提取出总丹参酮,虽然丹参总二萜醌极性较小,但石油醚渗漉时,仍会造成丹参二萜醌的损失;甲醇提取,毒性亦较大,不适宜工业化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目前,在丹参二萜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上,文献“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丹参脂溶性成分”(屈焱;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丹参脂溶性成分;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第24卷1期)公开了5种丹参酮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方法,包括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为溶剂体系,优化了逆流色谱的色谱条件及操作方法。虽然该方法所用的溶剂系统对分离丹参二萜醌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该方法主要目的是分离单体,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单体,会损失分离效率,故建立的方法,转速只有800r/min,一次进样量不超过150mg,流速只有4mL/min,且分离时间需要380min,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文献“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蓝天凤;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丹参中丹参酮;中草药;2011年第42卷3期)公开了6种丹参酮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虽然分离得到了6个高纯度的丹 参二萜醌单体,但纯化方法用到了硅胶柱层析,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该方法效率亦较低,流速为2mL/min,转速为850r/min,一次进样量只有80mg,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