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轴承用上注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5979.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正前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0 | 分类号: | F16N7/3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轴承 用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轴承用注脂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中的高精度固定机件,当其他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保持轴的中心位置及控制该运动。在轴承出厂前注入油脂,可以起到减少摩擦及磨损、延长疲劳寿命、排出摩擦热和冷却的作用。目前,传统的给车辆轴承加润滑脂方式最初是使用人工作业,手工对轴承外表面涂抹润滑脂。这种手工涂抹润滑脂的方式存在润滑脂大部分润滑脂能留在轴承外表面,只有很少进入轴承内部;同时涂抹量不容易控制,忽多忽少,涂多了造成浪费,涂少了达不到润滑效果,并且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其后改用润滑油脂枪套枪管,通过对润滑油脂枪套施加压力,将润滑油脂注入。但是同样会产生注入量不一致、涂抹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从车辆轴承上部向轴承加入润滑脂、提高劳动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轴承用上注脂装置,包括拉紧螺杆、流通润滑脂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拉紧螺杆依次套接有注脂内套和注脂压头,注脂压头通过螺栓于外圈压头相连,注脂内套通过螺栓于内圈压头相连,注脂压头和注脂内套构成的空腔通过通脂管于第一管接头相连,外圈压头和内圈压头构成的空腔通过通脂管于第二管接头相连,注脂压头外侧壁设有流通润滑脂的通孔,外圈压头和内圈压头间设有流通润滑脂的缝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外圈压头侧壁螺栓连接导向键块。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改进,拉紧螺杆连接注脂头连接块,注脂头连接块连接气泵。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拉紧螺杆、注脂内套和注脂压头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采用的有益效果是:将润滑脂注入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中,润滑脂通过通脂管流入到由注脂压头和注脂内套构成的空腔以及外圈压头和内圈压头构成的空腔中,从而通过注脂压头侧壁上的通孔和外圈压头与内圈压头构成的缝隙中向轴承相应部位注入润滑脂。外圈压头连接有导向键块,从而更好的控制注脂装置的工作位置。拉紧螺杆连接注脂头连接块,注脂头连接块连接气泵,通过气泵来控制整个注脂装置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所示:1 外圈压头,2 内圈压头,4 拉紧螺杆,5 第一管接头,8 注脂压头,9 通脂管,11 注脂头连接块,13 导向键块,17 注脂内套,55 第二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车辆轴承用上注脂装置,包括拉紧螺杆4、流通润滑脂的第一管接头5和第二管接头55,拉紧螺杆依次套接有注脂内套17和注脂压头8,注脂压头8通过螺栓于外圈压头1相连,所述的注脂内套17通过螺栓于内圈压头2相连,注脂压头8和注脂内套17构成的空腔通过通脂管9于第一管接头5相连,外圈压头1和内圈压头2构成的空腔通过通脂管9于第二管接头55相连,注脂压头8外侧壁设有流通润滑脂的通孔,外圈压头1和内圈压头2间设有流通润滑脂的缝隙。注脂压头8和注脂内套17构成的空腔和外圈压头1和内圈压头2构成的空腔为润滑脂流通的空间,从第一管接头5和第二管接头55流入的润滑脂通过通脂管9流入其中。再通过注脂压头8侧壁上设置的通孔、外圈压头和内圈压头间的缝隙向轴承的相应部位注入润滑脂。
优选例,外圈压头1侧壁螺栓连接导向键块13,更好的控制本装置的工作位置。
优选例,拉紧螺杆4连接注脂头连接块11,注脂头连接块11连接气泵。通过气泵的工作来控制注脂装置的工作。
优选例,拉紧螺杆4依次套接有注脂内套17和注脂压头8,在拉紧螺杆4和注脂内套17间、注脂内套17和注脂压头8间设置有密封圈,以更好的防止润滑脂从上述地方泄露。
使用本结构的装置,将润滑脂注入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中,润滑脂通过通脂管流入到由注脂压头和注脂内套构成的空腔以及外圈压头和内圈压头构成的空腔中,从而通过注脂压头侧壁上的通孔和外圈压头与内圈压头构成的空腔缝隙中向轴承相应部位注入。外圈压头连接有导向键块,从而更好的控制注脂装置的工作位置。拉紧螺杆连接注脂头连接块,注脂头连接块连接气泵,通过气泵来控制整个注脂装置的工作。解决向车辆轴承中加入润滑脂不精确、不方便、效率不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正前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正前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阀驱动器
- 下一篇:阀芯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阀门光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