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发酵床垫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432.8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文;赵旭纯;林启才;邓彦;王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1/015 | 分类号: | A01K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发酵 床垫 料及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床垫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圈养牛舍养牛存在奶牛或肉牛排出的粪尿在牛舍内积存,一方面造成牛在牛舍的生长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牛粪尿未经处理而自流、蒸发和下渗,严重污染环境空气和地下水源。
近年来,提出了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该技术是当今国际上一种最新的环保型养殖模式,具体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菌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活性强大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长期和持续稳定地将动物粪尿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物质与能量,同时实现将猪等动物的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的目的。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参与垫料(常用的垫料为米糠、玉米粉、麸皮或锯木等)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菌糠是指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代料栽培,收获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栽培废料、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
我国目前生产菌糠总量约900万吨,其主要基质是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等多种农业秸秆及酒糟、醋糟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近年来,也有将菌糠与其他成分制成肥料、饲料的报道,而其余的则用于燃烧或作为废弃物堆砌。
而菌糠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应用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养猪和养鸡上,而且此类发酵床养殖需要借助微生物发酵菌剂如专利号:201010503752.1(公开号为)提供了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省工省力的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即使用生物垫料养殖,垫料的有益菌群营造了强势的良性环境,垫料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中和、降解和转化,不再有明显的臭气排放,出栏后无需冲圈,实现了零排放,不产生冲刷污水,其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不需要发酵菌剂的生物发酵床垫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发酵床垫料,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微生物发酵菌剂及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床垫料,所述垫料为干燥菌糠。
所述生物发酵床垫料中:
所述菌糠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代料栽培,收获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
所述干燥菌糠的粒径范围是0.5-2cm,厚度为20-50cm。
优选,所述干燥菌糠的粒径范围是1-2cm,厚度30-45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发酵床垫料在牛养殖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牛舍选址与建设:除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外,地势平坦、通风向阳,交通便利,有充足饮水和电力供应,棚舍间距不低于6米;
2)垫料制作:选择无菌、无虫、洁白的废菌糠干燥粉碎,使用菌棒脱袋破碎机粉碎至0.5-2cm;
3)菌糠用量:面积100m3、垫料厚度20-50cm的标准圈,菌糠总用量约10-15m3;
4)垫料使用和维护:要加强自然通风,每3-5天对垫料表层的牛粪进行耙翻掩埋,饲养密度为1头牛2-7平方米。
饲养密度,根据季节、温度、奶牛体重进行调整,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发酵床养牛成功因素之一。根据牛的体重,春秋两季饲养密度为一般100公斤左右的牛2平方米1头牛,成年小牛体重在400公斤左右约4平方米1头牛,体重600公斤成年大牛约6平方米1头牛。而夏季气温较高,饲养密度要适当减小,为一般100公斤左右的牛2.5平方米1头牛,成年小牛体重在400公斤左右约5平方米1头牛,体重600公斤成年大牛约7.5平方米1头牛,冬季气温较低,可以加大养殖密度以利于发酵床发酵,一般为100公斤左右的牛1.5平方米1头牛,成年小牛体重在400公斤左右约3平方米1头牛,体重600公斤成年大牛约4平方米1头牛。
垫料湿度过大时,可以补充和撒布干料,湿度的检测采用温湿度仪,湿度大于90%后,要补充和撒布干料,维持垫料的湿度在60%左右。
生物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周期为15-2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4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嵌单向阀的粉泵
- 下一篇:一种钢管道内防腐粉末补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