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319.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松;张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6 | 分类号: | F02B7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轴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发动机上的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平衡轴系统用于平衡曲柄连杆系统往复的不平衡力或者力矩。通常平衡轴系统不受轴向力的影响,但是由于发动机的振动、正时链条和附件系统等的影响,平衡轴系统需要增加轴向止推结构。
一般发动机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满足平衡轴止推功能:一种是单独的双止推面的止推片作为止推装置,止推片固定在缸体上,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精度较高,能满足设计要求。缺陷是增加了止推片和固定止推片的螺钉等零件,止推片的成本偏高,且止推片安装在缸体上,占用轴向空间,平衡轴系统轴向布置困难。
另一种是平衡轴壳体和平衡块构成具有止推功能的止推装置,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止推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任何零件,节省空间和成本。缺点是间隙设计比较复杂,缸体或者壳体端面的加工精度高,同时平衡轴壳体和平衡轴热膨胀系数不同,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会出现平衡轴的卡死情况。
另外,平衡轴的相位即平衡块的角度是影响平衡轴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平衡块的周向定位是在平衡轴端面上加工定位销,但是当轴颈直径很小时,定位销孔无法布置,因此不能用通常周向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和成本低,可有效的减小平衡轴系统轴向尺寸的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轴向空间实现平衡块的周向定位的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所述平衡轴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轴承座上,在所述平衡轴两端上套装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限制所述平衡轴轴向窜动的止推挡圈,在所述平衡轴上设与所述止推挡圈端面相贴合的止推台阶面。
在所述平衡轴两端端部设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平衡轴侧壁通过定位销连接。
在所述平衡轴上设安装所述定位销的销孔,在所述平衡块端部端面上设安装所述销钉的U型卡槽。
所述平衡块通过压紧螺栓压紧在所述平衡轴两端端部上,在所述平衡轴两端端面设压紧螺栓安装孔。
在所述平衡轴两端所述止推台阶一侧设安装所述平衡块的安装台阶。
所述止推挡圈为开口的环形件,所述止推挡圈的开口端相连接。
在所述平衡轴侧壁设一对相平行的卡槽。
在所述平衡轴的偏心块及发动机缸体上设和所述平衡轴正时销相配合的正时销孔。
在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安装所述止推挡圈的U型安装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采用在轴承上安装和平衡轴上止推台阶面配合的止推挡圈来实现平衡轴轴向止推功能;首先,止推挡圈结构较简单,成本相对于止推片低的多;其次,止推挡圈安装在用于支撑平衡轴端的轴承座上,能极大的节省空间,利于平衡轴的轴向空间布置,平衡轴系统结构紧凑;最后,止推挡圈不会干涉平衡轴的运动,不会发生卡死现象,平衡轴系统运行平稳。
同时,该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平衡块通过压紧螺栓压紧在平衡轴两端端部上,平衡块周向定位通过在平衡块的U型凹槽及平衡轴侧壁的销孔中插入定位销来实现,这种方式能有效解决平衡轴轴向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平衡轴的剖面图。
图3为图1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缸体上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止推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平衡轴上的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平衡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安装本发明平衡轴轴向止推装置的发动机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缸体,2-后止推挡圈,3-后平衡块定位销,4-后平衡块,5-前平衡块,6-前平衡块定位销,7-平衡轴驱动链轮,8-前止推挡圈,9-平衡轴,10-前止推台阶面,11-前平衡块定位销孔,12-前安装台阶,13-后平衡块定位销孔,14-后安装台阶,15-后止推台阶面,16-U型安装槽,17-U型卡槽,18-卡槽,19-平衡轴正时销孔,20-缸体正时销孔,21-平衡轴正时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