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热法合成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012.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东;严丹;张格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B01J21/0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谈敏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热法 合成 结构 氧化铜 复合 氧化 纳米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型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纳米异质结构材料的合成,尤其涉及一种水热法合成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O@TiO2)纳米线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干净高效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光照射下,利用半导体氧化物制成光电阳极,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是目前研究较热且可行的方法。
纳米结构的氧化物按照形貌,大致分为 (i) 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尺度的颗粒、纳米微球、原子团簇等;(ii) 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及纳米纤维等;(iii) 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纳米片、超晶格等;(v)三维,指由一维或二维纳米材料按照一定规律组装而形成的材料,如纳米珊瑚、纳米海胆等,其中一维纳米线在电化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TiO2是一种常见的n-型半导体,具有廉价、稳定、无污染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光电化学的研究。TiO2的禁带宽度为3.2 eV,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较高电荷迁移率较低,限制了对紫外光的利用。CuO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8 eV,将其与TiO2复合,形成p-n异质结构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O@TiO2)纳米线阵列,可有效的分离光生电子空穴,阻碍其复合,有效地提高电子迁移率,增加光生电子对H+的还原,提高产氢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光电化学分解水的产氢率,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O@TiO2)纳米线阵列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利用水热法合成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先将钛源水解在浓盐酸中制成TiO2前驱液,加入导电玻璃基片后经水热反应得到TiO2纳米线阵列基片,再将所制得的基片先后置于醋酸铜乙醇溶液、醋酸铜水溶液中,最后高温煅烧制得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
水热法合成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O@TiO2)纳米线阵列,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1)将钛源溶解在浓盐酸中搅拌得到透明的TiO2前驱液,所述钛源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0.03~1.4:60;
(2)将TiO2前驱液移至反应釜中,加入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FTO基片,于120~180℃反应4~24 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制得的TiO2纳米线阵列基片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
(3)将清洗后的TiO2纳米线阵列基片置于醋酸铜乙醇溶液中,100~130℃反应20~30 h,然后将基片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所述醋酸铜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ol/L;
(4)将步骤(3)制得的基片置于醋酸铜水溶液,70~85℃反应4~10 h,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所述醋酸铜水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
(5)将步骤(4)制得的基片于350~500℃高温煅烧1~3 h,得到褐色的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O@TiO2)纳米线阵列。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钛源为钛酸正丁酯、钛酸异丙酯或四氯化钛中任一种。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浓盐酸浓度为6M。
本发明所制得的异质结构氧化铜复合二氧化钛Cu@TiO2纳米线阵列可作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电极的三电极系统中,进行PEC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Pt丝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H2),异质结构Cu@TiO2纳米线阵列表面有气泡产生(O2)。
盐酸、醋酸铜、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钛酸正丁酯、钛酸异丙酯、四氯化钛为化学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导电玻璃FTO基片购自日本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Nippon Sheet Glass,NSG)。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