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美普他酚关键杂质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0003.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敏;马苏峰;赵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全阳光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3/04 | 分类号: | C07D2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关键 杂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美普他酚关键杂质化合物(I)的制备新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上结构化合物(I)为一种盐酸美普他酚关键杂质,其化学名为:3-(3-乙氧基苯基)-3-乙基-1-甲基高哌啶。
盐酸美普他酚(III)化学名为:3-(3-乙基-1-甲基-1H-六氢氮杂卓-3-基)苯酚盐酸盐。1986年以外消旋体的盐酸盐在英国上市,1998年英国药典收载,是目前使用强效镇痛药的代替品。盐酸美普他酚是许多国家推荐使用的6个激动拮抗镇痛药物之一。盐酸美普他酚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是阿片μ受体的激动剂,亦是μ受体的拮抗剂。目前临床使用的镇痛药大多伴有成瘾性.相比之下,盐酸美普他酚的副作用小,无成瘾性,是吗啡、杜冷丁、曲马多等理想的代替品。
盐酸美普他酚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上市,我国长期以来对麻醉性镇痛药严格管理,目前强效镇痛药的品种不多,而常用的吗啡和杜冷丁的替代药物盐酸美普他酚无成瘾性,必然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该药在1986年已经上市,经历了近30年在我国仍然没有上市,可能的原因:1.制备盐酸美普他酚的工艺不成熟;2.制备盐酸美普他酚质量不合格,有特殊的杂质除不掉。
发明人在制备盐酸美普他酚过程中,得到了一个在英国药典未报到的新的杂质,该杂质很顽固,很难通过重结晶等方法将之去除,因此我们对该杂质进行了分离、制备、表征等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发明人探索并开发出了一条制备盐酸美普他酚关键杂质化合物(I)的方法。并对该化合物做了相应的表征,如H-NMR、MS等,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本发明以盐酸美普他酚(III)为原料,合成关键杂质(I),将盐酸美普他酚(III)先解盐得到游离碱(II),然后游离碱(II)在碱的作用下和卤代烷对接得到目标化合物(I),实际试验操作验证可以制备得到相应杂质,制备路线如下:
该反应路线解盐过程中使用醇类作溶剂,或者醇类和水的混合溶液做溶剂,使用无机碱将酸去掉得到游离碱(II)。
将游离碱(II)放到反应瓶中,使用常规非质子性溶剂为反应溶剂,加入无机碱和卤代烷,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通过薄层色谱(TLC)监测反应进度。
其中所用的醇类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或醇类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甲醇、乙醇。制备化合物(I)所用的非质子性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其中优选氯仿。
卤代烷为溴乙烷、氯乙烷,化合物(II)与溴乙烷或氯乙烷的当量比为1:1~1:3,优选1:1.5。
所控制的温度为20℃至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
解盐制备化合物(II)所用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
制备化合物(I)所用的无机碱为碳酸钠、碳酸钾、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在使用氯乙烷时,反应过程中尝试加入单质碘,加速对接反应。
具体实施实例
以下的实施例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不应该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实例:3-(3-乙基-1-甲基-1H-六氢氮杂卓-3-基)苯酚的合成。
实施实例一
向50 mL三口瓶中加入5.39 g反应原料(III),加入乙醇25 mL,滴加2.0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1 mL,室温搅拌反应。反应大约3小时,解盐完毕,旋蒸浓缩,使用二氯甲烷15mL溶解浓缩液,抽滤,浓缩滤液,得到白色固体,40℃减压干燥,称重为4.34 g,收率93%, MS:234 [M+H]+。
实施实例二
向50 mL三口瓶中加入5.39 g反应原料(III),加入乙醇25 mL,加入2.76 g K2CO3 ,加热回流反应8小时,解盐完成,抽滤,浓缩滤液,得到白色固体,40℃减压干燥至恒重为3.96 g,收率85%, MS:234 [M+H]+。
实施实例: 杂质3-(3-乙氧基苯基)-3-乙基-1-甲基高哌啶的制备
实施实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全阳光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全阳光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