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601.9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陆建国;蔡长钢;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A01F25/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华俊 |
地址: | 237011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库 智能 通风 系统 通风口 开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在粮库中,常常设有多个通风口。一般通风口都采用通风窗的结构,需要通风时由工作人员手动打开通风窗进行通风,通风完毕后再由工作人员关闭通风窗。
目前,粮库中的下通风口大多采用手动开关,这种手动开关的通风窗存在如下缺点:1)门的开启状态不稳定,易受外界大风影响;2)一个粮库下通风口数量多,采用人工开启关闭方式费时费力;3)面对突发天气变化难以及时关闭粮库下通风口;一旦不能及时关闭通风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以实现通风窗的自动控制、提高粮库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支架、控制箱、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固定座和通风门;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所述转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且由所述减速器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紧固于所述通风门上。
本发明的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控制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减速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之上;所述减速器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和调节器,由所述限位开关和调节器构成用于控制电机转动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横梁上;通过所述纵梁将支架固定于粮库的墙壁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通风门的开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电动代替人工劳动,省时省力,实现了通风窗打开和关闭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粮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2)该装置工作可靠,能将门开启固定在任何一个角度。
3)该装置结构小巧,外表美观,不影响粮库内的其他操作。
4)安装方向可调,无论在通风门是左开还是右开都能安装。
本发明的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具有可实现通风窗的自动控制、提高粮库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粮库智能通风系统的支架和控制箱(去除箱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1~附图3中标号:1支架,101横梁,102纵梁,2控制箱,201底板,3转轴,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固定座,7通风门,8通风窗,9电机,10减速器,11支撑板,12固定板,13限位开关,14调节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粮库用智能通风系统通风口开门执行机构,包括支架1、控制箱2、转轴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固定座6和通风门7;所述控制箱2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控制箱2内设置有电机9和由所述电机9驱动的减速器10,所述转轴3与所述减速器10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且由所述减速器10驱动;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6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6紧固于所述通风门7上。
通风门设置于粮库的通风口上,通过通风门的打开或关闭进行通风或结束通风。需要通风时,启动减速器,减速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依次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从而提高第二连杆拉动通风门打开,实现了通风门的自动打开。通风门的关闭过程类同其打开过程,通过调整减速器的转动方向即可实现通风门的自动关闭。减速器可通过控制系统远程控制,也可通过一个控制器同时对多个通风门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粮库通风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粮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