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397.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月琴;王惠;傅卜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D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程龙进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ub 临界 萃取 油泥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泥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因钻井、作业、修井、采油、集输、储存等原因和设备管道的事故性泄漏产生油泥。处理含油污水时,斜板隔油也产生大量的油性废渣,另外采油储罐也沉降大量的罐底污泥。保守估计:每口钻井至少污染10亩地,被污染的土地含油量一般为20%~30%,被污染后的油泥地将很难复垦,由于无法去除该地中含油,这些油将通过渗透、挥发持续污染周边土地、水源、空气。我国目前有128个油气田,24个大型油田,其中1个小中型油田,每天大约产生100吨左右油泥,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自行开采石油以来,日积月累一个小规模的油田、油泥存放量都在40万吨以上。目前这些油泥只能进行收集,露天贮存,未能进行有效处理,使能源产生巨大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更可怕的是使原来不富裕的耕地面积进一步缩小。
油泥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它是一种含有烃类和少量其它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油泥中的石油在雨水浸泡下,流入农田河流使水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其被微生物降解时,要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严重缺氧,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成份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农田后,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威胁人类健康。
随着全球绿色革命浪潮不断高涨,人类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存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环境标准越来越高,所以油泥污染问题一直是广大环保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油泥分离技术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
着眼国内外目前处理油泥分离的工艺方法不外乎几种:
一、是广泛收集,集中露天贮存,使其自然降解,此方法为大多数油田处理方法,由于自然降解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所以此方法实为无奈之举,收效甚微。
二、是有机溶剂萃取法,实践证明此方法是好,但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过大,由于溶剂油闪点非常低极易燃烧,使用时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无明显经济效益。
三、水溶液处理法,即用大量的高温碱水浸泡,水洗达到油泥分离的目的,此方法的是耗用大量水资源,且产生大量污水,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CO2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与其密度的关系,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面立即分开,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成本的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萃取容器,首先将预处理好的油泥装入贮料罐中;
(二)、固液分离,旋转至下一位置,上下密封注入CO2液体,调节温度为30~35℃,同时加压搅拌一定单位时间,压力为70~75 atm,此时,密度为0.45~0.48 g/cm³,待油泥中所含油料全部溶入CO2溶液中,进入下一位置;
(三)、泥土排放,沉淀后抽取混合液剩下泥渣进入下一位置,将泥土排放处理,减压出料;
(四)、气流分离,抽出的混合液体经减压后将CO2回收循环使用;
(五)、原油收集,经所述步骤四气液分离后,剩下的就是石油,将其萃取出,如此周而复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即气体和液体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另外,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毒,安全性非常好,同时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抽取,且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
一种CO2超临界萃取法油泥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式金属镁冶炼还原渣扒渣机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