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079.0 | 申请日: | 201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春;黄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8;B01D53/50;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31207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通常会使用到包括各类锅炉、窑炉等的燃烧装置,这些燃烧装置必然排放出大量的包括有煤尘、焦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烟尘(烟气)。烟尘主要包含固体悬浮物(TSP)、苯可溶物(BSO)及苯并芘(BaP),而烟尘中SO2、CO2含量则相对更高,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目前,烟尘净化的方法和装置很多,其方法主要有:用引风机主动将烟尘引出后,采用水雾清洗、过滤、吸收等步骤除去烟尘,或经化学方法进行处理等;使用的设备主要有立、卧式的净化设备;将燃烧装置排出来的烟气经过纵横交错的净化设备处理;这些方法和装置总体来说大都具有相应的效果,但是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现有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中同样存在完善和提高需要,如有的除尘效果不尽人意,有的净化方法和净化设备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存在工艺过于复杂,特别是一些包含化学处理的方法甚至于带来二次污染等缺陷,或者处理设备结构比较复杂,造价昂贵,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烟尘处理装置。该烟尘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处理净化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连接于燃烧装置的排烟道出口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经一连接管连接有一盛有石灰水的净化处理池,所述净化处理池顶盖上连接有排烟管,所述连接管自除尘器的出口连接延伸至净化处理池的下部石灰水中,通过净化处理池内的石灰水处理净化烟尘中的SO2、SO3、CO2。
所述除尘器为一离心旋流除尘器,所述离心旋流除尘器其周壁上沿其轴线方向绕设有导流分离螺旋环板,所述离心旋流除尘器的入口、或其入口和出口的轴向方向线与离心旋流除尘器的导流分离螺旋环板旋转轨迹线相切。
所述离心旋流除尘器的底部设有一与其联通的收集室。
所述离心旋流除尘器的导流分离螺旋环板其自外径一侧往内径一侧向下或向上倾斜。
所述离心旋流除尘器呈一圆柱形或圆台形。
所述净化处理池位于除尘器下部。
本发明烟尘处理装置具有相对较好的烟尘处理净化效果,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通过实验和相关检测能够清除处理掉烟气中83%的SO2、SO3、CO2等有害气体、和≥2.5μm的烟尘微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烟尘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中的离心旋流除尘器的入口和/或出口的设置流向结构示意图;图3图1烟尘处理装置的离心旋流除尘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烟尘处理装置的离心旋流除尘器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如下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烟尘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旋流除尘器1和位于离心旋流除尘器1下部设于地面的净化处理池6等构成,净化处理池6为密封式,净化处理池6内盛有澄清石灰水(有效成份为Ca(OH)2)7,净化处理池6底部设有排污口;离心旋流除尘器1的入口连接于锅炉(燃烧装置)10的排烟道的出口,离心旋流除尘器1的出口通过一连接管插入至净化处理池6的接近底部、置于池内石灰水7中与净化处理池6相连接,净化处理池6的顶盖上开设有烟气排放出口,通过连接于该烟气排放出口的排烟管将经处理净化的锅炉烟气排至大气。
离心旋流除尘器1为一圆柱形,离心旋流除尘器1其壳体内周壁上自下而上绕设有导流分离螺旋环板2,分别开设于离心旋流除尘器1的下部和上部的入口4和出口5的轴向方向线9分别与导流分离螺旋环板2的旋转曲线8相切,使得进入离心旋流除尘器1的锅炉烟气在其内腔形成自下而上作离心式旋流的烟尘进行分离,使其烟尘微粒自离心旋流除尘器的中空部分向下落入收集室3内。
由锅炉排出的烟气自离心旋流除尘器下部进入由离心旋流除尘器进行离心旋流式分离掉粒尘,之后自其上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送至净化处理池的石灰水中,由石灰水对分离掉粒尘的烟气进行SO2、SO3、CO2净化处理和进一步尘粒清除,其S02和S03通过澄清石灰水后,Ca(OH)2与之反应:
S02+ Ca(OH)2→Ca S03↓+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液压脱模器中的定位式托盘
- 下一篇:一种聚酯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