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4-三氟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7553.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其亮;杨燕;施正军;陈寅镐;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13 | 分类号: | C07C25/13;C07C17/36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氟苯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1,2,4-三氟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2,4-三氟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治疗糖尿病药物西他列汀。目前,国内外有关1,2,4-三氟苯的合成路线报道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二氟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席曼反应,合成1,2,4-三氟苯:
如CN102643160采用以2,4-二氟苯胺为原料,合成1,2,4-三氟苯。
。
又如CN101817724采用以3,4-二氟苯胺为原料,合成1,2,4-三氟苯。
。
该方法虽然反应步骤较短,但起始原料价格较贵,反应条件较苛刻,反应收率与产物的纯度均不甚理想。
(2)以三氟苯甲酸为原料,经脱羧反应,合成1,2,4-三氟苯:
如文献Org. Lett.,12(5),992-995,2010,报道了以2,3,6-三氟苯甲酸为原料,在铑催化下,经脱羧反应得到1,2,4-三氟苯
。
该方法采有价格昂贵且不易得的2,3,6-三氟苯甲酸为原料,且以昂贵的贵金属作催化剂,缺少工业化应用价值。
美国依法登记的发明H992,报道了以2,4,5-三氟苯甲酸或3,4,6-三氟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脱羧反应合成1,2,4-三氟苯。
。
该方法虽然反应步骤较短,但原料价格昂贵且不易得,影响其应用,同时脱羧方法也有待优化。
(3)以卤代苯为原料,经氟化反应,合成1,2,4-三氟苯。
如专利WO2009122044,采用1,2,4-三氯苯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氟化合成1,2,4-三氟苯。
。
该方法虽然原料易得,合成步骤简单,但是,由于所用催化剂为特殊催化剂,价格昂贵且不易得,同时,反应条件非常苛刻,产物纯度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4-三氟苯的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物纯度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2,4-三氟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四氯邻苯二甲酸酐(I)与甲胺水溶液反应,得到6-羧基-2,3,4,5-四氯苯甲酰甲胺(II);
(2)、步骤(1)所得的6-羧基-2,3,4,5-四氯苯甲酰甲胺(II),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与锌粉反应,得到6-羧基-2,3,5-三氯苯甲酰甲胺(III’)与6-羧基-2,4,5-三氯苯甲酰甲胺(III”)的混合物;
(3)、步骤(2)所得的6-羧基-2,3,5-三氯苯甲酰甲胺(III’)与6-羧基-2,4,5-三氯苯甲酰甲胺(III”)的混合物,在环丁砜和甲苯中回流分水关环,蒸除甲苯后,得到3,4,6-三氯邻苯二甲酰甲胺(IV)与环丁砜的混合物;
(4)、步骤(3)所得的3,4,6-三氯邻苯二甲酰甲胺(IV)与环丁砜的混合物,与氟化钾反应,得到3,4,6-三氟邻苯二甲酰甲胺(V);
(5)、步骤(4)所得的3,4,6-三氟邻苯二甲酰甲胺(V),在硫酸水溶液中水解,得到3,4,6-三氟邻苯二甲酸(VI);
(6)、步骤(5)所得的3,4,6-三氟邻苯二甲酸(VI),在三正丁胺中,在铜催化剂存在下,经脱羧得到1,2,4-三氟苯(VII);
本发明采用的合成路线可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进一步设置如下:
步骤(1)中:
所述的甲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40%,甲胺的用量为化合物(I)的物质的量的2~4倍。甲胺用量过少、浓度过低,可导致化合物(I)水解副反应的增加。
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10~50oC,反应温度过低,将使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温度过高,则会增加化合物(I)的水解副反应。
步骤(1)的投料方式优选为,将化合物(I)分批加入到甲胺水溶液中。
步骤(1)结束后,所得的含化合物(II)的体系无需分离,直接进行步骤(2)的反应。
步骤(2)中:
所述的锌粉为新鲜的粉末状锌粉,锌粉颗粒的大小对于反应能否顺利进行具有显著影响,优选的锌粉粒度为300~600目,锌粉的用量为化合物(II)的物质的量的1.5~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7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