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6234.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名甲;李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名甲 |
主分类号: | B09B5/00 | 分类号: | 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就地 处理 垃圾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深入,生活垃圾量多样化且呈上升趋势,餐厨垃圾无疑属于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我国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多达4000万吨,且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提高,如何有效而及时地处理餐厨垃圾,成为垃圾处理领域研究的热题之一。
与工业垃圾的成分相对单一相比,餐厨垃圾含水量大而且组成不定;因此用于工业垃圾的设备并不适合于处理餐厨垃圾。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是将垃圾集中运往固定点进行处理,占地面积大,运营成本高,而且处理方式往往是填埋或焚烧:焚烧则会派生出二噁英等危害健康的有毒气体,而且会产生副产品泥饼填埋,导致额外占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通过复合菌的投放,处理后的最终产物气体和水,结构紧凑投入成本小,处理规模为200kg/次/天,尤其适用于机关的单位食堂或者餐饮机构的需求。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控制装置、机架以及机架内的投料装置、处理槽、动力传动装置、加热送风装置和出料装置。
所述处理槽为两端设有从动侧板和主动侧板的密封结构,所述搅拌轴组件安装于所述处理槽内,安装于所述主动侧板底部的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轴组件连接,带动搅拌轴组件间歇转动,使餐厨垃圾和处理槽内的复合菌充分混合。
所述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动侧板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和安装于所述从动侧板的加热器通过风管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器和处理槽内的温度,经加热后的空气被送进安装于所述处理槽底部的风胆,再由喷气嘴送入所述处理槽内,使餐厨垃圾和处理槽内的复合菌充分反应。
所述从动侧板上还安装有所述除臭槽装置,所述除臭槽装置内的活性炭与臭氧对反应后被送进所述除臭装置的气体进行分解、过滤与净化后达标排放。
所述出料装置安装于所述从动侧板底部,菌床替换时,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搅拌轴组件转动,将物料推出所述出料装置的出料口。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触摸屏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PLC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触摸屏与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通信模块以及所述成套装置的各负载连接。
所述每组搅拌轴组件由搅拌轴和沿所述搅拌轴方向每隔165mm顺时针转90°焊接的搅拌叶片组成,且各搅拌叶片角度方向一致。
所述搅拌轴组件有两组,两组搅拌轴组件的搅拌叶片呈反方向。
所述从动侧板和主动侧板的上半部为矩形,下半部为两个半圆形,所述出料装置为两组,分别安装于两个半圆形底部的位置。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餐厨垃圾的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每6个月替换菌床时才需出料,操作和维护简便;除臭槽装置和出料装置均置于机架内,结构紧凑,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处理规模对应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右视剖视图。
图3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a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搅拌轴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b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搅拌轴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除臭槽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7为一种就地处理餐厨垃圾的成套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中:1、处理槽 2、加热送风装置 21、鼓风机 22、加热器23、风管 24、温度传感器 25、喷气嘴 26风胆、3、动力传动装置 31、减速电机 32、传动链条 33、齿轮 4、机架 5、除臭槽装置 6、投料装置 7、提升装置 71、电机 72、提升架 73、齿轮 74、固定链条 75、垃圾桶 8、出料装置 9、搅拌轴组件 91、搅拌轴 92、搅拌叶片10、从动侧板 11、主动侧板 12、控制箱 13、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名甲,未经杨名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6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漆装置Z轴的传动自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