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耐爆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237.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卓云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F16C7/02;F16C3/10;F16C3/14;F16C9/02;F02F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耐爆压 结构 | ||
1.一种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摩擦部件,所述承压摩擦部件内通过销安装有连杆(3),所述连杆(3)头部设置有与其配合安装有油腔组件(2),所述油腔组件(2)位于承压摩擦部件内部,并贴合于承压摩擦部件上;所述连杆(3)的尾部通过曲轴瓦(5)安装曲轴(4),所述曲轴(4)通过紧固件与连杆(3)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组件(2)上设置有配合型面,所述连杆(3)头部设置有与油腔组件(2)配合安装的配合型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油腔组件(2)上多个配合型面与连杆(3)头部多个配合型面间隙配合, 所述油腔组件(2)两侧与连杆(3)头部两侧分别形成两对相互配合的圆弧曲面, 所述圆弧曲面延伸至多个配合型面,所述油腔组件(2)与连杆(3)每两段配合型面之间形成独立密闭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3)头部形成的每个独立密闭空间处设有独立的油道系统,所述油道系统接通至连杆(3)尾部的曲轴端孔(30)。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组件(2)的结构为:所述油腔组件(2)上配合型面分别为第一配合型面(12)、第二配合型面(13)、第三配合型面(14)和第四配合型面(16),并在油腔组件(2)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往承压摩擦部件的第一润滑油道(15)和第二润滑油道(44)以及第一润滑油槽(17)和第二润滑油槽(45),第一润滑油道(15)与第一润滑油槽(17)接通,第二润滑油道(44)与第二润滑油槽(45)接通,所述油腔组件(2)底部设置半圆形活塞销孔(18)。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结构为:所述连杆(3)头部的配合型面分别为第五配合型面(19)、第六配合型面(20)、第七配合型面(21)和第八配合型面(22);所述连杆(3)中部开有第一油道(23)、第二油道(25)、第三油道(26)、第四油道(24),位于第二油道(25)下部延伸有与之连通的第五油道(27),位于连杆(3)的底部设置有圆弧形第一油槽(28)、第二油槽(46)、第三油槽(47);所述连杆(3)的第一油道(23)与第二油槽(46)接通, 所述连杆(3)的第四油道(24)、第二油道(25)、第五油道(27)以及第一油槽(28)相互接通, 所述连杆(3)的第三油道(26)与第三油槽(47)接通,所述连杆(3)底部开有曲轴端孔(30),所述连杆(3)底部两端开有螺栓孔(31);所述连杆(3)头部设置有与油腔组件(2)的第一润滑油槽(17)配合的第一润滑油孔(29),以及与油腔组件(2)的第二润滑油槽(45)配合的第二润滑油孔(48)。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头部的第七配合型面(21)与油腔组件(2)的第一配合型面(12)间隙配合;所述连杆(3)头部的第八配合型面(22)与与油腔组件(2)的第二配合型面(13)间隙配合;所述连杆(3)头部的第五配合型面(19)与油腔组件(2)的第三配合型面(14)间隙配合;所述连杆(3)头部的第六配合型面(20)与油腔组件(2)的第四配合型面(16)间隙配合;并依次形成有补油油腔(32)、压力油腔(33)和润滑油腔(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耐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摩擦部件为活塞(1)或十字滑块,所述活塞(1)的结构为:包括活塞壳体(6),所述活塞壳体(6)内部设有与油腔组件(2)配合的贴合平面(49);所述活塞壳体(6)中部开有安装活塞销的通孔(11),位于活塞壳体(6)的内部水平方向开有润滑油环槽(9),所述润滑油环槽(9)的一端连接第二活塞润滑油道(7),所述油环槽(9)的另一端连接通往油腔组件(2)上第二润滑油道(44)的第三活塞润滑油道(8),位于活塞壳体(6)前端开有通往油腔组件(2)第一润滑油道(15)的第一活塞润滑油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卓云,未经林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2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凉粉一次性成型技术方法
- 下一篇:机器人立柱的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