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升降并行式道岔的单轨电车轨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5004.1 申请日: 2013-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3276643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符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符国庆
主分类号: E01B25/10 分类号: E01B25/10;E01B25/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128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升降 并行 道岔 单轨 电车 轨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轨电车轨道,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升降并行式道岔的单轨电车轨道。

背景技术

虽然人类已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 但人类对运输的快捷、高效、安全、环保、低成本的追求从未停止过。目前比较成熟的超高速技术主要是磁悬浮技术, 然而在其造价极为昂贵的同时, 磁悬浮仍存在着待进一步改进的高难技术问题。国际上也曾有过许多国家专门研究过气垫车技术,前苏联采用和气垫船类似的气垫原理, 进行气垫车的研制,由于稳定性问题难以解决停止了研制;法国、英国和德国则采用喷气发动机的高压喷气, 使带滚轮的车体底部和两个铁轮之间形成高压气垫, 于是车体悬浮, 并在喷气发动机的推动下, 快速运行,它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大尺寸高压气垫运行不稳定, 另一个是供给气垫压缩空气的喷气发动机和产生推力的喷气发动机两者的噪声污染难以解决, 于是纷纷下马。美国人70 年代曾提出带翼“气垫车”设想, 它在一个带车轮的箱子两边安装短翼, 短翼带攻角, 把它放在一个槽内, 靠发动机的推力来产生升力和前进动力, 花了不少钱, 做了大量实验, 稳定性问题难以解决, 没有继续下去。90 年代日本人继承美国人的带翼“气垫车”思想, 并进行工程化, 使用一种叫“地翼(WIG) ”的技术, 车前和车后分别有一对短翼, 翼尖附有垂直稳定鳍, 平面路轨两边有围墙。最后国际上仅剩日本一家继续研制带翼“飞行列车”, 为了解决稳定性, 计划在2020 年实现时速500 公里, 座位335 个。在我国, 已有授权的专利“气浮车”, 是将现有火车的车辆底盘, 滚轴, 滚轮, 弹簧等去掉, 换成气道连通的长方形底盘, 在底盘上安装四个通气腿, 尾部安装正反向推力螺旋桨, 放在铁轨上。在低压小流量压缩空气作用下, 车的腿依靠气膜而悬浮, 然而这种气悬浮车的研制也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国内目前还有人提出运用高速风机与磁悬浮相结合的思想, 却因在现有技术上没有根本性的改进, 仍不具备新的研究价值。然而为最终实现人类对现代运输工具的快捷、高效、安全、环保、低成本的梦想, 本发明人秉承已发表的“对超高速接触式宽气垫悬浮卡轨电车的探索”论文为基础,经过近六年不停的改进实验,充分汲取气垫船裙边材料在近几年重大突破性成果,参照运用跨座式单轨铁路车辆的如下诸多优点:(1)采用橡胶轮胎,降低了噪音;列车采用电力牵引,无废气产生;而且由于是直流电源供电,不产生电磁波, 所以对沿线的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小。(2)轨道梁的梁宽很小,支柱结构细长,占地面积很小,可以建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和较狭窄街道上,走行轮的摩擦系数较大,列车爬坡能力强,车辆轴距小,能通过较小的曲线半径,因而适应地形能力强,可以在建筑物密集和地形起伏大、坡陡弯急的地方建造。(3)车辆运行速度快、加减速性能好,三种轮胎都配有钢制备用轮胎,充分保障了系统的运营安全。(4)标准轨道梁可以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从而缩短建设工期;牵引电网接触导线刚性布置在轨道梁的侧壁,也比架空接触网和第三轨受电方式施工简便,工期短。(5)同时车辆的供电装置设在轨道梁上,没有架空接触网,给行人的压抑感也小。(6)系统的运行采用全封闭模式,与其它交通形式不相互干扰,因此单轨列车运行稳定、安全、正点。为努力探索克服跨座式单轨铁路的二个主要缺点:(1)跨座式单轨铁路道岔结构复杂, 搬动比较费时, 因而限制了列车运行间隔的缺点,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专利 “一种采用升降并行式道岔的单轨电车轨道”,道岔结构极其简单,道岔变更时间不超过一分钟。(2)跨座式单轨铁路能耗较大的另一缺点,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走行轮胎和轨道梁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 因而能源消耗较大。于是发明人提出了另一孪生发明专利“一种单轨气垫式超高速电飞车”(该发明通过对气垫技术中最新裙边材料突破性成果的运用,解决宽气垫长久耐用难题,让气流阻力变浮力,做到让摩擦阻力降到最小的同时又能附带产生前进的牵引力。加之“压力可调、转向、导向走行一体化左右水平夹行轮组”的独创设计,列车主要牵引力的获取改变为水平转动的“一体化左右水平夹行轮组”提供,列车主要牵引力基本上与列车自身重量无关。在列车获取空气浮力依靠悬浮效果试图脱离地面降低摩擦阻力的同时又能从地面获取前进的推力,而不同于飞机的浮力与前进的推力全靠空气,故取名“电飞车”)。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符国庆,未经湖南农业大学;符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