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4122.0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4 | 分类号: | C21B13/04;C22C38/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中的海绵铁,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镍的海绵铁,以
及这种含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镍是优良的耐腐蚀材料,是合金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由于世界上的镍储量较少,且又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镍的供求紧张。另一方面,我国在生产不锈钢时产生的烟道灰、层浞、铁鳞等副产物质因至今没有一种合适的回收方法而大量堆积抛弃,无法回收再生利用。将这些废弃物堆积抛弃,不但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闲场地,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在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约1~4%不等的贵重金属镍,以及诸如铬、钛、锰、钼、铜、铌、磷等许多其它元素,而这些元素又是在冶炼不锈钢时需要另外添加的元素,如果直接丢弃,不回收利用,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通过加入稀土使大块状的网状一次碳化物产生颈缩、球化;一次碳化物及二次碳化物尺寸、形态、数量的改变,提高了含镍海绵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由其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组分(以wt.%表示):铝1.1~3.6%、铜0.9~1%、硅0.35~0.4%、锰1~1.2%、硫0.025~0.035%、磷0.025~0.035%、镍1.1~2.2%、铬1.1~3%、钼1.1~1.2%、钨0.85~1.1%,钇0.01~1.1%,余量为废铁。
本发明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上述组份为原料,按照100:5~15的重量比与煤焦粉混合后,装入挤压机中挤压成型,制成粗坯;
2)、将制成的粗坯装入还原罐中,再加入占粗坯重量15~30%的还原剂。其中所述的还原剂是由煤焦粉与脱硫剂按照3~6: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脱硫剂可以采用石灰石或者白云石;
3)、把装好的还原罐一齐带入冶炼窑中,升温至1000~1500℃,恒温焙烧即得本发明。
本发明,利用冶炼不锈钢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含镍海绵铁,可以使烟道灰、层泥、铁鳞等废弃物得以回收再生利用,也把废弃物变成了可利用资源,节省了大量的珍贵资源;使不锈钢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由其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组分(以wt.%表示):铝1.1~3.6%、铜0.9~1%、硅0.35~0.4%、锰1~1.2%、硫0.025~0.035%、磷0.025~0.035%、镍1.1~2.2%、铬1.1~3%、钼1.1~1.2%、钨0.85~1.1%,钇0.01~1.1%,余量为废铁。
本发明一种海绵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上述组份为原料,按照100:5~15的重量比与煤焦粉混合后,装入挤压机中挤压成型,制成粗坯。
2)、将制成的粗坯装入还原罐中,再加入占粗坯重量15~30%的还原剂。其中所述的还原剂是由煤焦粉与脱硫剂按照3~6: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脱硫剂可以采用石灰石或者白云石。
3)、把装好的还原罐一齐带入冶炼窑中,升温至1000~1500℃,恒温焙烧即得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4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噪音齿轮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网络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