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蜗杆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340.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海粉;王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泰特种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30/06;C10N30/10;C10N30/14;C10N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蜗杆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更确切的是一种对金属无腐蚀的清净型蜗轮蜗杆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蜗杆润滑油对蜗轮蜗杆传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可以减小摩擦、减少磨损、降低温升、提高蜗轮副传动效率及使用寿命。由于蜗轮蜗杆副多以青铜、黄铜蜗轮和钢质蜗轮蜗杆相匹配,因而蜗轮蜗杆油的添加剂要适合钢-铜摩擦副的特殊要求:既要有好的抗极压性能和减磨、抗磨性能,还要对铜不起腐蚀作用。而铜对硫和氯很敏感,因此不宜采用化学活性高的含硫和氯极压剂,以避免齿面发生化学腐蚀和点蚀,这也是蜗轮蜗杆油与其他齿轮油的最大差别。
我国对蜗轮蜗杆油的研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一直用齿轮油、汽缸油和机床油等油品,直到最近十年来,才逐渐开发出一批质量稳定的牌号,但其中所添加的极压剂抗磨剂基本上都为含氯或硫的化合物。如CN102051252A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蜗轮蜗杆油,包括10-20%的三氯苯,0.1-2.0%的硫磷丁辛醇锌盐,0.2-1.0%的石油磺酸钠,0.1-0.9%的硫化棉籽油,0.5-1.5%的磷酸酯及基础油。其中大量的氯元素极易使齿轮发生微点蚀,进一步增大蜗轮蜗杆的磨损,增大摩擦系数。CN1727458A公开一种蜗轮蜗杆油组合物,其中至少包含了1%左右的硫化异丁烯以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能,但由于硫化烯烃含活性硫过高(S含量达40%),会对铜蜗轮造成严重腐蚀,降低齿轮的点蚀。CN1288047A公开的一种齿轮蜗轮用润滑油复合添加剂中,利用磷酸铵盐和亚磷酸铵盐复配,或磷酸铵盐和膦酸胺盐复配来提高极压抗磨性能,以达到低硫或无硫,减小对铜的腐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轮蜗杆油组合物,此组合物含有一种不含硫氯元素、具有特殊结构的极压抗磨剂,在具有优异极压抗磨性能的同时,还对有色金属特别是铜金属无腐蚀作用。此外本发明组合物还具有优异的高温清净性、氧化安定性、润滑油性和粘温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蜗轮蜗杆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蜗轮蜗杆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A、至少一种聚醚油基础油;B、至少一种极压抗磨剂;C、至少一种油性剂或摩擦改性剂;D、至少一种胺类或酚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抗氧剂;E、至少一种金属减活剂;F、至少一种破乳剂;G、至少一种抗泡剂;
其中,所述聚醚油基础油根据GB/T265测量得到的40℃粘度为40mm2/s-680mm2/s;
所述极压抗磨剂包括具有以下结构式的磷酸酯胺盐,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选自C1-C22、优选C4-C12的烷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为H,或选自C1-C18、优选C5-C12的烷基;R5为C4-C12、优选C8-C12的烷基,或者R为C1-C12,优选C4-C12的烷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蜗轮蜗杆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作为A组分的至少一种聚醚油基础油加入到带搅拌的容器中,再加入上述的B组分、C组分、D组分、E组分、F组分、和G组分,于20-60℃下搅拌至均匀透明。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蜗轮蜗杆油组合物中,所包含的B组分极压抗磨剂不含硫元素,不会对铜蜗轮造成腐蚀,同时又具有比含硫极压剂更优异的极压性能,使齿面免于被擦伤、烧结、磨损等,此外B组分还可降低润滑油的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传动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适用于铜-铜匹配的有冲击载荷的蜗轮减速装置,也用于矿山及机械、碾碎设备、电梯等剧烈运动和高速运转的蜗轮副。
本发明组合物选用聚醚油代替传统矿物油为基础油,聚醚油氧化降解一直进行到低分子羰基或羧基化合物,在高温下低分子羰基或羧基化合物气化挥发,不生成沉积物和胶状物质,保证了油品和蜗轮蜗杆的清洁性和抑制沉积物形成能力,无需添加金属清净剂,因此本发明属于清净型蜗轮蜗杆油组合物。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可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倾点低,便于低温下启动。此外还具有极高的粘度指数,能在宽温度范围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具备很好的剪切稳定性和低摩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泰特种润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泰特种润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