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复杂超稠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252.6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启辉;叶正芳;仝坤;滕济林;刘杰;吴灏;王人成;曾魏;刘国庆;汤琦;王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复杂 超稠油 废水 深度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稠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复杂超稠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复杂超稠油废水主要由超稠油采出液脱水分离的含油废水、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的尾水(包括浮渣脱水、过滤浓水、离子交换废水等)、洗油管水及其他废水等构成,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天然和人工添加的各种表面活性剂,经过除油(反相破乳)预处理、气浮/絮凝物化处理和生物法处理后出水最主要控制指标COD仍高达120mg/L,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方可达到COD小于等于50mg/L的排放标准。
目前稠油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有高级氧化法、吸附法和湿地法,高级氧化法运行成本高且产生二次污染;湿地处理受气候影响大,冬季效果差,且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吸附法是实现污水快速达标的主要技术,但传统吸附剂如椰壳活性炭吸附量大但运行成本高,煤质活性炭及其他类型的吸附剂价格低但吸附量小,污染物去除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复杂超稠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实现了降低生化处理负荷,污染物去除率高,提高吸附剂利用率,使用成本低。克服了现有吸附法深度处理技术采用煤质活性炭吸附剂时吸附量小,污染物去除率低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复杂超稠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
一、将经过破乳和物化预处理后的复杂超稠油废水冷却至35-40℃;
二、采用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组合工艺生物降解经过冷却处理后的废水;
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新鲜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并控制出水指标COD小于等于50mg/L;
四、将经过破乳和物化预处理后的复杂超稠油废水通过步骤三中使用后的未饱合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
五、将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废水冷却至35-40℃,然后重复步骤二、三、四;
六、将使用过的完全饱和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或直接作为燃料使用。
所述吸附剂采用褐煤活性焦、褐煤活性炭、竹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组合工艺为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法的一种工艺或几种工艺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使用过的未饱和的吸附剂对生化来水先进行一次吸附处理的方式,因而具有降低生化处理负荷,污染物去除率高,提高吸附剂利用率和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处理复杂超稠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
一、将经过破乳和物化预处理后的复杂超稠油废水冷却至35-40℃;
二、采用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组合工艺生物降解经过冷却处理后的废水;
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新鲜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并控制出水指标COD小于等于50mg/L;
四、将经过破乳和物化预处理后的复杂超稠油废水通过步骤三中使用后的未饱合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
五、将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废水冷却至35-40℃,然后重复步骤二、三、四;
六、将使用过的完全饱和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处理或直接作为燃料使用。
上述吸附剂采用褐煤活性焦、褐煤活性炭、竹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组合工艺为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法的一种工艺或几种工艺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