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穿膜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250.5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霞;李春龙;韦宇平;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4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穿膜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穿膜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学,基因组学,生物和有机化学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药物分子,如:短肽(peptides),单克隆抗体蛋白(monoclonal antibodies),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核酶(ribozymes),催化DNA(catalytic DNA)等纷纷被开发出来。这些具有极大生物学和医学意义的分子(当然也包括传统的质粒和融合蛋白)往往由于其过大的分子量和本身的亲水性质,限制了他们的在体应用。由于生物膜系统的阻碍,这些分子很难进入到靶向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中去发挥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技术被开发出来,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也有人采用物理透膜方式如电穿孔、微管注射、穿孔蛋白法等。这些方式虽然各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导入率低、对细胞刺激大甚至可能导致细胞死亡、靶向性不强。因此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寻求更具高效的透膜方式。
20世纪中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的一类具特殊功能的多肽分子,这些肽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且多种运载物分子(如蛋白、多肽、核苷酸)也可以与这些肽连接并易位进入细胞内。这些肽载体构成一种新的很有潜力的物质运输载体,即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它是一大类由30个以下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这种多肽介导的生物活性分子透膜技术,在许多方面优于常用的透膜方式。另外在合成上多肽具有高产率,对细胞毒性低,而且肽骨架能够进行不同的修饰,这样的多肽在未来的给药平台具有很大潜在的利用价值。
细胞穿膜肽均为带有正电荷的长短不等的多肽片段,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残基,具有正电性或者两亲性。穿膜肽不仅可以转导多肽和蛋白质,也可以将与穿膜肽偶联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寡核苷酸、DNA、噬菌体、脂质体、纳米级的铁珠等多种不同大小的其他物质导人细胞,并且大部分多肽和蛋白导入后依然保持其生物活性。但是穿膜肽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细胞毒性:穿膜肽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残基,带正电荷,容易引起细胞毒性。
2)免疫原性:随着肽链的增长,免疫原性也随之增加。大部分的穿膜肽都在10-3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对身体造成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大。
3)穿膜效率:大部分穿膜肽具有长的肽链,主要通过内吞作用介导载物进入细胞膜,其穿膜效率受pH、离子浓度等影响。
4)穿膜后载物活性:大部分的穿膜肽通过共价键与载物连接,进入细胞膜后无法分离,影响载物进入细胞后的活性。
因此,本领域中需要细胞毒性低、免疫原性小、穿膜效率高并且对穿膜后载物活性影响较小的穿膜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6-9个氨基酸残的穿膜肽及其应用。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膜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膜肽具有如下结构特征,其序列如下:
NH2-X-Y-COOH
其中,X由n个精氨酸残基(Arg)和/或赖氨酸(Lys)残基组成,Y由m个色氨酸(Trp)残基和/或组氨酸(His)残基组成,且4≤n≤6,2≤m≤4,6≤m+n≤9。
本发明的穿膜肽中,X可以由n个精氨酸残基组成,优选地可以由5个精氨酸残基组成。
本发明的穿膜肽中,Y可以由m个色氨酸残基组成,优选地可以由3个色氨酸残基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穿膜肽的序列可以为SEQ ID NO: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5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草烟雾过滤系统
- 下一篇:长效抗菌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