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短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4143.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邢慧芳;杨良嵘;刘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7/06;C12P21/06;C07K1/16;A61K38/08;A61K38/10;A61K8/64;A61P39/06;A23L1/305;A23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氧化 作用 鹰嘴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肽、其分离纯化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短肽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之间的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链肽,也叫低聚肽、寡肽或活性肽。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不是以氨基酸,而是以短肽的形式吸收的,这是人体吸收蛋白质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短肽在人体内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不需消化,直接吸收,通常,短肽是人体自身合成的,是人体将所吃的营养进行酶促水解。在体外已经合成好了,进入人体后不需进行二次降解,直接吸收;吸收迅速,口服剂如同针剂,口服进入人体,其速度如同火箭一样,有的科学家把它称为“生物导弹”,快速地穿过人体的口腔、胃,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最终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器官及细胞组织,迅速发挥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功能;以完整的形式吸收,短肽自身有一层保护膜,人服用时,不会受到人体中的促酶、胰酶、淀粉酶、消化酶、胃蛋白酶及消化系统中的酸碱物质的损害或二次水解,短肽是以完整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可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全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短肽具有主动被人体吸收的特点。短肽自身具有极强的活性和能量,它的主动吸收、迫使吸收,就是自身的活性和能量在起作用,因此,它在被人体吸收时,不是人体要耗费自身的能量去吸收它,而是多肽以自身的能量让人体吸收;短肽具有优先被人体吸收的特点,人体平常所食的营养物质,在吸收上,与短肽的竞争中,短肽具有优先吸收的特点,这与其主动吸收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短肽在被人体吸收时,对氨基酸有保护作用,可保护氨基酸不受破坏,因此,肽与氨基酸的混合物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最佳吸收机制;短肽在人体中表现出载体的作用,可将人平常所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吸附、粘贴、装载在本体上;短肽可在人体中起运输工具的作用,可将人平常所食的各种营养物质吸附在本体上后,然后运载输送到人体各个细胞;短肽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中起着信使作用,它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让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发挥各自和整体作用。
短肽可分为植物源短肽和动物源短肽两大类,其中大豆类短肽是比较常见研究较多的植物源短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大豆类蛋白降解得到的短肽,具有生物活性,可增强体能,消除疲劳,可用于降胆固醇、降血压、辅助治疗糖尿病及解酒和排毒,延缓衰老;同时,其易消化、易吸收且避免了大豆蛋白对人体的过敏性反应。目前大豆类短肽已经被用于多种营养品或药物当中。
鹰嘴豆属于高营养豆类植物,富含多种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及钙、镁、铁等成份。此外籽粒中还含腺嘌呤、胆碱、肌醇、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其中纯蛋白质含量高达28%以上,脂肪5%,碳水化合物61%,纤维4-6%,鹰嘴豆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而且含量比燕麦还要高出2倍以上。每百克蛋白质含谷氨酸16.0g、亮氨酸4.6g、赖氨酸4.6g。
鹰嘴豆短肽也是短肽中生物活性较为突出的一类短肽,除了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之外,目前也已经发现其在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而其在抗氧化方面更是有着非常好的表现。
目前对于短肽的研究还在逐渐深入当中,如何获取抗氧化效果更好,制备更加简单稳定的鹰嘴豆多肽是本领域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肽的用途。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鹰嘴豆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豆肽的序列为SEQ ID NO:1。
根据本发明的鹰嘴豆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豆肽可以是对SEQ ID NO:1的鹰嘴豆肽进行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增加和/或取代而获得的,其序列为SEQ ID NO:2-9。
根据本发明的鹰嘴豆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豆肽可以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鹰嘴豆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豆肽可以被乙酰化、PEG化或酰胺化修饰。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脂;
(2)蛋白酶水解;
(3)凝胶层析分离,获得所述鹰嘴豆肽。
本发明的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催化羧化法制取5-氨基水杨酸
- 下一篇:一种多用自动送扣钉扣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