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9512.2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于运花;晏晓东;杨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8wt%的无机酸加入有机溶剂中,再加入9~12wt%的聚合物,制得均匀的有机/无机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无机混合溶液通过有机溶剂挥发或静电纺丝方法制得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经过预氧化、低温处理及高温碳化得到碳材料;
(4)将步骤(3)得到的碳材料制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挥发条件如下:温度25~60℃、相对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6~3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纺丝湿度<30%,注射针头内经为0.6~1.8mm,纺丝液流量为0.2~0.8mL/h,静电电压为12~20kV,采用单针头或者多针头纺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预氧化条件如下:在240~300℃进行预氧化,升温速度为1~10℃/min,降温速度为1~10℃/min,预氧化时间为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低温处理条件如下:惰性气氛、300~500℃下,升温速度为1~20℃/min,保温时间为1~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高温碳化条件如下:惰性气氛、600~1000℃下,升温速度为1~20℃/min,降温速度为1~20℃/min,碳化时间为0.5~1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80~95wt%的碳材料与0~10wt%的导电炭黑混合,依次加入5~10wt%聚偏氟乙烯和10~20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质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成糊状;采用铂片作为集流体,把上述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在集流体铂片表面,制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包括磷酸、多聚磷酸、亚磷酸、偏磷酸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丙烯睛、聚酰胺、聚酰亚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复合膜及多层复合板及头盔及箱包
- 下一篇:轻剥离保护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