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管、其制造方法及软性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6311.0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翟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德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B65D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董云海;彭晓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制造 方法 软性 容器 | ||
1.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内环管,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中空部分,该中空部分位于该内环管的内侧且连通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二端口;
外环管,位于该内环管的外侧,具有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该外环管的该第一端口与该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切齐;以及
阻隔层,夹于该内环管与该外环管之间,该阻隔层阻隔该内环管与该外环管间气体的穿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环管的管长小于或等于该外环管的管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层的长度等同于该内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封闭部,用以覆盖该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与该外环管的该第一端口的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该封闭部的形成是由该外环管的该第一端口的凸出部分向该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包覆、该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的凸出部分向该外环管的该第一端口包覆或覆盖封闭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该外环管与该内环管的截面形状是各自选自由下列组成的群组:圆形、梯形、三角形、菱形、椭圆及方形。
7.一种吸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形成内环管,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位于该内环管的内侧连通该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中空部分;
提供阻隔层,位于该内环管的外侧;以及
形成外环管,位于该阻隔层的外侧,具有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该外环管的该第一端口与该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切齐;
该阻隔层夹于该内环管与该外环管之间,用以阻隔该内环管与该外环管间气体的穿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料为铝。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陶瓷材料为硅的氧化物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硅的氧化物材料为二氧化硅。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供阻隔层的步骤是贴附已预先形成的该阻隔层,或以真空蒸镀法、溅镀法、化学蒸镀法或浸渍涂布法涂布于该内环管的外侧形成该阻隔层。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环管与该外环管的材料为聚乙烯、尼龙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形成内环管与该外环管是以射出成型法制作。
15.一种软性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收容部,由软性材料形成且可收容液体,该收容部具有开口,
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管,该吸管插置于该开口以与该收容部连接,该收容部与该吸管连接的位置不低于该内环管的该第二端口;以及
吸管盖,用以封闭该吸管的内环管的该第一端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性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含氢水于该软性容器内,该吸管的该阻隔层阻隔含氢水的氢气由该吸管的内侧逸散至该吸管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德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德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6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