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芯电线的端子压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312.0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松下浩一郎;大沼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线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单芯电线的端子压接结构,其将端子压接连接到由单根铝或铜线制成的粗单芯线。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人们提出了多种结构以将导电的金属端子压接连接到电线的导电金属芯线。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以下技术(未示出)。即,倾斜部形成在用作上部压接夹具的压接器的后端,以减少当端子被压接到铝电线的导电部分时施加到其上的剪切力;当端子被压接到铝电线的导电部分上时,倾斜地向上延伸的释放部分形成在端子的桶状部(即,压接片)上,施加到铝电线的导电部分的剪切力沿所述释放部分释放。
专利文献2记载了以下技术(未示出)。即,为了稳定在使用弹簧铜端子的热循环等中的压接部的接触电阻,矩形横截面形状的弹簧部形成在端子的一对左右压接片的每个上。这样,当电线的导体收缩时,压接片适于跟随这样的收缩。
专利文献3记载了以下技术(未示出),虽然不是关于电线和端子的压接的。即,为了将管状套箍压接固定到光纤芯线,在上部和下部压接夹具上设置横截面为六边形(或者正多边形)形状的槽。此外,在所述槽的每侧的中心形成有V形(chevron)凸出部。谷形间隙槽分别地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每个的两侧上。然后,套箍被压接成与设置在压接夹具上的所述槽相同的形状。
根据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2,所述电线的芯线是通过捻搓多个(或许多)股线而得到的多芯线。然而,随着横截面的增加和股线数量的增加,多芯线的制造成本变高。这样,为了减少制造成本,用于不要求柔韧性的部分的电线被压接连接到导电金属端子,在这样的电线中使用由单一铜或者铝线形成的单芯线,而不是多芯线。具有单芯线的绝缘涂层电线被称为单芯电线。
图6A和6B示出了一种用于单芯电线的传统的端子压接结构的构造,其将用作为单芯电线的导电部的单芯线压接连接到端子。
如图6A所示,单芯线43以通过剥离单芯电线41的端部的绝缘层42而暴露在大致径向中心的状态被设置在端子的大致U形压接部9上。然后,如图6B所示,压接部9用上部和下部压接夹具(即,用作上部压接夹具的压接器和用作下部压接夹具(未示出)的砧)像大致放倒的B形(即,基本上像眼镜)那样压接到单芯线43。压接部9的形状公知的是子弹形和Faston形(“Faston”是TE连接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在图6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端子的压接部9由横截面弯曲的底板部10和分别地从底板部10的左右两侧倾斜地向上升起的一对压接片11构成。当如图6B所示将端子压接到电线时,一对压接片11向内地(或者向下地)折叠成彼此面对,且弧形地弯曲。每个压接片11的远端部11b切入所述单芯线43中。此外,底板部10和每个压接片11的底部椭圆形地延伸。与此同时,单芯线43被压接部9在上下方向牢固地推压,以椭圆形地延伸。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A-2009-8784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JP-A-2009-224120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JP-A-H5-28895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2中提及的用于电线的传统的端子压接结构对应于由复数股线构成的芯线。因此,存在上述传统的端子压接结构不适合将端子压接到单芯线的可能性。专利文献3中提及的具有横截面为常规多边形的夹具可应用于端子的管状压接部。然而,存在所述夹具不适于弯曲端子的一对压接片的可能性。
对于如图6A和6B所示的用于单芯电线41的传统的端子压接结构,其不同于将端子压接到多芯电线的情况,很难在将端子压接到单芯电线41时分散负载。这样,一对折回的压接片11的远端部11b切入到单芯线43中。因此,很容易发生以下现象。即,在每个压接片11的远端部11b的侧部(即,图6B中示出的部件A),每个压接片11和单芯线43之间的接触压力很高。由于压接片11和单芯线43被上部和下部压接夹具(即,压接器和砧)在上下方向上压紧,所以在端子的底板部10(即,图6A和6B中示出的部件B)上的压接片11和单芯线43之间的接触压力很高。相反的,在分别地相应于一对压接片11且大致垂直于底板10的左部和右部11c(即,图6B中示出的部件C)处的每个压接片11和单芯线43之间的接触压力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